何為拍馬?古書上曰諂,曰媚,曰阿諛,曰容悅。老百姓通俗的說法叫“拍馬屁”,簡稱拍馬。按理說,這是一種卑污的品行,歷來為國人不恥,責(zé)罵鞭笞之聲,不絕于史。然而罵歸罵,這種角色,始終沒有“絕后”,直到今天仍在官場時時閃現(xiàn)。于是乎,人們今天還在罵。然而,這么一路罵下來,能把其罵倒、罵絕嗎?顯然不能。
“拍馬”之所以能夠延綿不絕于世,關(guān)鍵在于籍此可獲得種種企望的“實惠”?!缎潯分心莻€作《屁頌》的馬屁精,得到“增壽十年”的好處,我們大可看作是趙南星杜撰的荒唐,不足以為據(jù)。但在上千年封建官場里,常常是這等人居高位、禍賢人、害百姓??v觀古今,拍馬者往往扮演的都是些可憐巴巴的角色,但他們無疑在做著一筆“高級買賣”——廉價地將自己的人格、尊嚴出賣給權(quán)者踐踏,又將權(quán)者施舍的權(quán)力、地位、財富多多地收進,可謂“費少益多”?!稇?zhàn)國策》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楚王游于云夢,結(jié)駟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兕虎之嗥聲若雷霆。有狂兕牂車依輪,而王親引弓而射之,一發(fā)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游也。寡人干秋之后,誰與同樂此矣?’安陵君纏泣數(shù)行而進曰:‘臣入則侍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后,臣愿以身拭黃泉,驅(qū)螻蟻,又何得此樂而樂之。’大王悅,而封纏為安陵君。”看!高高的一個爵位,得來竟如探囊取物一般,憑借的就是拍馬屁,且拍到了節(jié)骨眼上。明洪武年間也有同樣一個例子:朱元璋乘車出巡,適逢雨過天晴,一道彩虹懸空,老朱隨口吟道:“誰把青紅線兩條,和風(fēng)和雨系天腰?”有個叫彭友信的馬屁精,靈機一動,隨口唱和:“玉皇昨夜鑾輿出,萬里長空架彩橋。”明白人一聽便知,這哪里是作詩,分明是拍馬屁。這馬屁可拍到了老朱的心坎上,頓時龍顏大悅。第二天一早,彭友信便被封為了布政使,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部級干部!瘋狂的貪婪和野心,就是這樣被引發(fā)得膨脹起來的。
拍馬,作為一種處世權(quán)宜,目的就是取悅權(quán)者。因此,究拍馬流弊數(shù)千年無絕后之根源,權(quán)者該負主要責(zé)任。倘若你不吃這一套,并且公開給拍馬者以橫眉冷對,打入十八層地獄,馬屁精們焉能自討沒趣,去作這“賠本買賣”?說諛者“溜須拍馬”,源于權(quán)者“指鹿為馬”,大抵是不錯的。
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倫理學(xué)家曼德威爾曾預(yù)言:“如果諛諂之術(shù)施用得巧妙,而又正中一個人之所長,那就沒有任何一個具有洞察能力的人,能夠堅決抗拒得住。”這種事發(fā)生在封建帝王身上不足為怪。在封建專制體下,“曲高者和寡,權(quán)重者諂眾”,由此拍馬便成了一種必然的寄生物。專權(quán)者需要“拍馬”奉承,以補足信任、擁戴的匱乏,與此同時,又超額地將權(quán)力、財富施舍于“拍馬”者,以支撐自己獨攬大權(quán)的無力。這種情況下,“拍馬”拍得巧妙,拍得到位,可謂“用心良苦”。這方面,唐天寶年間的安祿山堪稱高手。一天,安祿山進宮匯報,適逢唐玄宗與楊貴妃一起小酌。這胡兒故意搞笑,不拜唐玄宗只拜楊貴妃。玄宗很奇怪,問道:“你不拜我而拜妃子,是什么意思?”安祿山回答說:“臣是胡人,只知道有母親,不知道有父親,所以只拜母親不拜父親。”安祿山本姓康,后來他母親改嫁突厥人安延偃,他便改姓安,取名祿山。好一個狡黠機智的安祿山,一句“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既讓人覺得他幽默風(fēng)趣,又成功討好了楊貴妃和唐玄宗,實在妙不可言。還有一件事,更能表現(xiàn)其拍馬功夫了得。安祿山是個大胖子,肚子很大,走起路來大腹便便,很不雅觀。唐玄宗有一天故意調(diào)侃他:“你這胡兒肚子里裝的是什么,竟然這么大?”不料他竟然回答說:“里面沒有別的東西,只有對皇上的一片赤心!”這馬屁拍得真是既響亮又巧妙,不但讓領(lǐng)導(dǎo)開心,還表了忠心。表面上他大大咧咧、風(fēng)趣幽默,實則狡猾老成,是個十足的老狐貍。就是這個裝傻賣呆的安祿山,瞅準時機,起兵反唐,搞起了著名的安史之亂,把昔日叫得口兒淌的“干媽”“干爸爸”攆得滿山跑,攪得大唐王朝從此不得安寧。今天讀來,不禁讓人唏噓感慨。也由此證明了高級拍馬潤物無聲之危險之可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