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總設計關峽:既有禮儀性又不失觀賞性 顧及國內外觀眾觀感
其實,在音樂設計的初始階段,關峽就考慮到期待這場晚會的不僅是劇院內的中外貴賓,更是場外的億萬國內外觀眾:這就要求,在這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場合,晚會要同時具備禮儀性和觀賞性。所以,在音樂風格上,五個篇章設置的十分國際化,既有高雅的弦樂鋼琴小提琴,也有充滿民族情調的古箏、壓腳鼓,既有氣勢恢宏的交響樂演奏方式,也有多聲部的群唱和獨唱。除了南音在國際舞臺的首次亮相,畬族婚禮也是晚會很大的亮點,畬族人用輕快調皮的音調,把晚會歡樂的氣氛推向高潮。而在第五篇章,音樂則采取小快板式,讓人心中滿懷走過鮮花鋪就的路后美好愿望達成的幸福感。
如果喜歡歌舞藝術,請關注第一篇章;酷愛高雅藝術,請關注第二篇章;想欣賞福建傳統(tǒng)文化特色,請關注第三篇章;體驗舞臺效果,請關注第四篇章;關注晚會的主題,請關注第五篇章——這是音樂總設計關峽給出的觀看”攻略“。
舞美總設計陳巖:突出展示中國美學 轉場一氣呵成
如果站在國際角度看整個舞臺的布置,這場晚會在大海的背景下塑造了富有動感的中國空間:例如惠女的傳統(tǒng)特色服裝定制,壓腳鼓、四寶,又例如舞蹈《畬族婚典》,都頗具閩南文化特色。”整臺晚會的定位是國際品味、中國特色、金磚精神、閩南風采“。陳巖介紹,在設計理念上是采用大海元素,強調了中國美學。相對之前為春晚設計指導舞美的經歷,陳巖認為本場晚會和中國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制作手段有很大區(qū)別:相比春晚的舞美是聯(lián)歡的大符號下的設計,本場晚會更具有唯美、干凈,充滿靈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每個篇章的轉場也頗具匠心:如果在現(xiàn)場看節(jié)目而不是看大屏幕轉播,會發(fā)現(xiàn)在沒有串場的情況下,為了維持整體風格的統(tǒng)一,公開轉場會變成一個小節(jié)目,盡管承載的內容不同,但整個舞臺自然銜接,非常流暢。
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陳維亞:要創(chuàng)作先采風 國際語言表達大國自信
“廈門的浪花歡迎你們,廈門空中飛翔的白鷺歡迎你們。先讓他們感受海闊天空,天高氣爽。”大學生手捧鮮花由衷歌唱美好生活,把對閩南文化的親切感帶回故鄉(xiāng),把對廈門的記憶帶回故鄉(xiāng),陳維亞覺得,這臺晚會要帶來文化交流和藝術的浸潤。
在每一臺晚會的創(chuàng)作之初,都會設立一個鮮明指標。陳維亞為金磚會晤文藝晚會設立的指標就是”國家品質、閩南特色、廈門風情”。怎樣通過這個舞臺展示大國自信?在節(jié)目表達上,陳維亞感嘆”一臺節(jié)目的時空容量太小了“,要想在短時間內感知閩南文化,感受中國人的熱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對外方嘉賓的考驗,更是對創(chuàng)作團隊的考驗。
由于大部分的導演都來自北京,缺乏對閩南文化的了解,所以在創(chuàng)作之初,各位藝術家深入基層,走訪泉州、寧德等地進行采風,感受并體驗閩南藝術的細膩。
經過了大到對結構問題的探究,小到對演員發(fā)型問題的討論,這場演職人員總計有1000人的晚會終于在4日晚如期上演。
“這段經歷令人感動,真是難忘的歲月,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陳維亞說。
從廈門到中國,從閩南文化到中華文明,東道主中國用一場獨具匠心的文藝晚會歡迎遠道而來的賓客。也正如文藝晚會題目和最后一個篇章所表述的,愿心手相牽,揚帆未來,共同開啟新的“金色十年”,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