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院長葉夫根尼·巴扎諾夫
我們都希望生活在多極化的世界,而不是西方控制的世界,這一點促進了我們的多方面合作。
【字幕】2013年3月23日 俄羅斯莫斯科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
【解說詞】
2013年3月23日上午,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會議廳座無虛席。正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在這里發(fā)表演講,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
【同期】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一個基本理念就是現實主義,第一個實力最重要,第二個就是利益至上。
【解說詞】
新型國際關系理念超越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傳統國際關系理論框架,主張摒棄以對立和對抗為出發(fā)點的權力制衡,倡導的是以和平與發(fā)展為出發(fā)點的合作共贏。這是有著悠久歷史與和平傳統的中華民族就“國與國如何相處”作出的重大理論貢獻。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的提出,為中國處理同包括俄羅斯在內世界各國之間的關系明確了方向。
【解說詞】
2013年秋,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倡議。
【解說詞】
絲綢之路經濟帶途經歐亞地區(qū)。俄羅斯此前也針對這一地區(qū)提出了一個區(qū)域經濟一體化計劃——歐亞經濟聯盟。二者之間如何協調,成為中俄關系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側面。
【字幕】2014年2月 俄羅斯索契
【解說詞】
2014年2月上旬,時值中國馬年春節(jié),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赴俄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
【同期】習近平
中國人講,鄰居家有喜事,都應該前來道賀。
【解說詞】
利用這次“體育外交”的機會,習近平還開展了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向普京介紹“一帶一路”倡議。
【同期】俄羅斯聯邦政府分析中心主任首席顧問列昂尼德·格里戈里耶夫
目前,我們所建立的經濟聯盟,有著與中國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立足點,絲綢之路經濟帶才剛剛起步,一切都要看未來。
【解說詞】
2015年5月,習近平再次應邀赴俄,出席俄羅斯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慶典并訪問俄羅斯。
【解說詞】
此訪期間,兩國元首共同簽署《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在歐亞大陸上取得的一個重大進展。中俄之間這一戰(zhàn)略共識,也得到歐亞經濟聯盟其他成員國積極響應和支持。
【解說詞】
2017年5月,普京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兩個月后,習近平再次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對中俄關系發(fā)展作出了全面規(guī)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