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者須率先奉法。”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全景式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歷程。領導干部尊崇法治,要樹立“三個思維”,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讓政府成為厲行法治的榜樣。
樹立底線思維,不越軌。正所謂,“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guī),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法律法規(guī)是領導干部從政的底線,“不可越雷池半步”。只有心有所畏,才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樹立言行舉止方面的“負面清單”。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領導干部要清楚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自覺在法律的范圍內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用好公共權力,保障公民權利。樹立紅線意識,有禁必止不碰觸;樹立邊界意識,剛性要求旗幟鮮明,彈性需求保證合理區(qū)間;樹立責任意識,自律守法有擔當。
樹立程序思維,不放縱。“正義不僅要實現(xiàn),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xiàn)。”這是指程序正義,又叫“程序公正”,被稱為“看得見的正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在對政府決策的法定程序、審查機制作出說明之后,明確要求“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這項規(guī)定從機制上促使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審慎決策。領導干部干什么事情必須嚴格按照程序來辦,不能想怎么辦就怎么辦,凡事必須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權限內行動,遵循程序推進工作,讓工作決策、工作措施上接“天線”符合要求,下接“地氣”體現(xiàn)需求。
樹立規(guī)矩思維,不逾矩。“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要正確處理好、理解好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關系,改變以前主要靠黨內會議、決議、精神來推動工作的慣性思維,牢固樹立規(guī)矩意識、法律意識,自覺地把黨的活動限制在法律范圍內。習總書記曾經(jīng)指出:“領導干部工作上要大膽開拓,用權上則要謹慎而行,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要自覺遵守法律規(guī)則,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這樣才能從內心深處感覺法律“好使”、“管用”,感覺法治辦法確實能夠解決問題、帶來效率。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822/961324.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