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很多事情,我們不是做不到,只是因為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罷了。
就像工作與生活,原本就是可以完美平衡的事,有的人不但硬要把它們割裂開,還打著努力的旗號犧牲著自己的健康。
有人說,很多偉人為了留下傳世的作品不都是在拼命么?比如巴爾扎克凌晨1點就開始創(chuàng)作、福樓拜凌晨3點才睡覺。
可是,你知不知道巴爾扎克會在8點后打個盹,在下午6點就入睡呢?你又知不知道福樓拜每天上午10點才起床呢?
雖然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但大多數人保持健康的睡眠時間基本都是7—8小時左右。
早起可以讓你獲得更多的光照、靜謐的思考環(huán)境、健康的身體狀況。最重要的是,充足的睡眠時間加早起的習慣會讓你的精神狀態(tài)煥然一新。而你需要付出的,不過是前一天早睡一會兒罷了。
你可能會問了:那如果時間不夠用了怎么辦呢?
別忙,先聽我說個知乎上的段子:
問:為什么很多程序員、Geek都喜歡熬夜,而且在后半夜工作效率異常高?
答:一個姑娘問我,搞學術的為什么都睡得那么晚,難道只有到晚上才有靈感?不是,姑娘,搞學術不靠靈感,靠的是碌碌無為的白天引發(fā)的愧疚心。
事實上,一個人醒著的時間并不能決定TA所創(chuàng)作的價值。如果你能做到記下每一件事花費的時間,等到晚上復盤的時候就一定會驚訝地發(fā)現:大部分時間其實都被浪費了。
而且,大部分人連這一點都很難注意到。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下定決心做一件什么事,總會不知不覺就拿起了手機……
所以啊,一味地強調努力、早起,很容易忽略掉最重要的東西——睡眠質量、注意力和執(zhí)行力。而這三者其實又是相輔相成的,因而并沒有必要減少睡眠時間去做事。
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緊急的工作是需要熬夜完成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