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4)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季羨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4)

后來我發(fā)現,德國學者寫好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在讀校樣的時候,都是用這種辦法來一一仔細核對。一個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參加看校樣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樣,也可以協(xié)議分工。他們是以集體的力量,來保證不出錯誤。這個法子看起來極笨,然而除此以外,還能有“聰明的”辦法嗎?德國書中的錯誤之少,是舉世聞名的。有的極為復雜的書竟能一個錯誤都沒有,連標點符號都包括在里面。讀過校樣的人都知道,能做到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國人為什么能做到呢?他們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們比別人高出一頭的訣竅就在于他們的“笨”。我想改幾句中國古書上的話:德國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反觀我們中國的學術界,情況則頗有不同。在這里有幾種情況:中國學者博聞強記,世所艷稱。背誦的本領更令人吃驚。過去有人能背誦四書五經,據說還能倒背。寫文章時,用不著去查書,順手寫出,即成文章。但是記憶力會時不時出點問題的。中國近代一些大學者的著作,若加以細致核對,也往往有引書出錯的情況。這是出上乘的錯。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圖省事,抄別人的文章時,也不去核對,于是寫出的文章經不起核對。這是責任心不強、學術良心不夠的表現。還有更壞的就是胡抄一氣。只要書籍文章能夠印出,哪管它什么讀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顧。我國的書評工作又遠遠跟不上。即使發(fā)現了問題,也往往“為賢者諱”,怕得罪人,一聲不吭。在我們當前的學術界,這種情況能說是稀少嗎?我希望我們的學術界能痛改這種極端惡劣的作風。

我上了9年大學,在德國學習時,我自己認為收獲最大的就是以上兩點。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卑之無甚高論。我不去爭辯。我現在已年屆耄耋,如果年輕的學人不棄老朽,問我有什么話要對他們講,我最想講的就這兩點。

責任編輯:李天翼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