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鼓舞人心的飯局———東晉新亭會
出席人物:王導(dǎo)、周顗
飯局始末:
西晉末年,中原經(jīng)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遷,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經(jīng)常心懷故國。每逢閑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嘆道:“風(fēng)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夷手,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dǎo)立時變色,厲聲道:“當(dāng)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王導(dǎo)這么說,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會。后世詠嘆國破家亡的詩詞歌賦里常常見到的“風(fēng)景殊異”、“新亭會”、“江河”,就是來自此次新亭會。
最不辱使命的飯局———澠池之會
出席人物:秦襄王、趙文王、藺相如
飯局始末:
趙國得到和氏璧,貪得無厭的秦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給趙文王,愿意拿十五個城池?fù)Q這塊璧。藺相如毅然承擔(dān)出使秦國的重任并“完璧歸趙”。
不久,秦國攻打趙國,殺死趙國兵士2萬多人。詭計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上當(dāng),又不敢不去。藺相如為了祖國榮譽(yù),不怕犧牲,決定親自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宴會上,他與秦國君臣進(jìn)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jù)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后來,秦國群臣向趙國要十五座城,藺相如寸步不讓,提出用秦國的國都咸陽作為交換條件,使秦王理屈詞窮,毫無所得。藺相如機(jī)智地保護(hù)了趙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貒?,他被任命為上卿(相當(dāng)于宰相)。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