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讀:考古學視野下的海上絲綢之路
當然,海上絲綢之路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值得解讀,我講三個東西。第一,中國的陶瓷怎么外銷的;第二,外面的寶石怎么輸入中國來的;第三,波斯人在海上怎么貿易的。
案例一 荷葉蓋罐:一種暢銷海內外的陶瓷產品
圖片52 荷葉蓋罐
我剛才講到,這是韓國新安沉船上發(fā)現(xiàn)的一件荷葉蓋罐,龍泉窯燒制。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件造型非常優(yōu)美的瓷器。在一個龍泉窯的大窯楓洞窯址上面發(fā)現(xiàn)了荷葉蓋罐的殘片,殘片發(fā)現(xiàn)說明了一個問題,這個東西就是在這里燒造的。
圖片53 龍泉窯大窯楓洞窯址出土
圖片54 下番灘碼頭遺址
那么我們來看一看,在寧波有一個港口叫下番灘碼頭,下番灘很有意思,就是跟洋人做生意的碼頭。這個碼頭上發(fā)現(xiàn)了這個罐子的殘片,說明這個瓷器是從下番灘碼頭裝運出去的。
圖片55 荷葉蓋罐在中國大陸的發(fā)現(xiàn)(長江/運河/漕運)
那么我們來看一看,荷葉蓋罐在當時暢銷中國國內的市場,在安徽、遼寧、西安、河北都有發(fā)現(xiàn)。這種瓷器在龍泉窯和寧波港出現(xiàn),銷往了全國各地。
圖片56 “三種極真”
更有意思的是,荷葉蓋罐銷往了世界各地。在日本傳世的三件國寶里面,有一件就是這個東西。
圖片57 日本神奈川縣金澤貞顯墓出土(下葬年代1333或1301年)
在日本的一組墓葬里面也發(fā)現(xiàn)同樣的器物。
圖片58 印尼、新加坡的荷葉蓋罐
這件東西也銷往了印度洋海域。從文獻記載來看,寧波港是有國際貿易航線能夠達到東南亞和印度洋的。這樣,在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也有荷葉蓋罐的發(fā)現(xiàn)。在大英博物館里面有這個東西,在英國杜倫大學藏的瓷器里面也有這件東西,有瓷器的殘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