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36 “碗礁一號”沉船遺址部分出水瓷器
這是我們在船上擺開了以后,那么多的瓷器都是精品瓷??脊湃藛T在當時可以隨便摸,但是一旦交到博物館,我們再去看就摸不了了。
圖片37 出水瓷器的浸泡
海底撈出來的瓷器都需要進行脫鹽、脫水、脫硫的處理,因為它含鹽量很高,所以一般要用水浸泡一段時間,我們專業(yè)術語叫脫鹽。
圖片38 人物故事題材瓷器
這是人物故事題材的瓷器,很生動。
圖片39 竹枝梅瓷器
另外,還有這樣的瓷器,從藝術的境界來說這個是竹枝梅,非常精彩,寥寥數筆,盡得風流。
下面,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海外發(fā)現的中國沉船,在韓國的新安曾經發(fā)現一條沉船引起世界轟動。沉船上面有中國的文物,有韓國的文物,也有日本的文物。日本學者說是日本的船,韓國人說是韓國的船,后來大家一研究發(fā)現這是中國船,沒有任何問題。為什么?沉船上面有秤砣,寫著“慶元路”,慶元路是中國古代對寧波港的稱呼;船上還有元代的題記叫至治三年(1323年);另外,從造船技術上看也是中國船,現在中國東南沿海造船還有這個技術,就是船頭、船尾榫眼里會放上一枚銅鏡、七枚銅錢,叫七星伴明月,這個沉船上面就有這個東西,一看就是中國船,因為外國人不會這樣做。
我前面埋了一個伏筆,就是講到中國輸出的商品里面有很多銅錢。宋代以來特別是明清的時候,中國政府一再頒布條令,禁止銅錢出口,說銅錢出口太多了會影響國內的幣值,影響國內的貨幣流通。我讀到這樣的文獻覺得很奇怪,這能輸出多少錢出去啊,還能影響中國本土的錢?后來,看到日本、韓國、越南,甚至印度尼西亞一帶都用中國錢作為貨幣流通,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這艘船上一下發(fā)現有800萬枚銅錢(28噸),從這個船就可以看到當時的銅錢輸出確實是很大量的,已經影響到國內的貨幣流通了。
圖片40 日本福岡出土中國銅錢的陶甕(約10萬枚)
這是我在日本的一個博物館拍的。這個陶甕遺址,發(fā)掘出來一看,里面裝的中國銅錢大概有10萬枚,所以,中國銅錢外流確實很厲害。
圖片41 韓國·新安沉船
這是新安沉船,因為當時韓國沒有水下考古隊伍,是海軍的潛水員打撈起來的,打撈起來以后對這個船做了一個簡單復原,大致是這樣的。
圖片42 “慶元路”鐵權
這就是我剛才講到的秤砣,上面有“慶元路”三個字,充分證明這條船是中國出去的船。
圖片43 景德鎮(zhèn)窯雙耳罐
另外這上面出土的有景德鎮(zhèn)的雙耳罐瓷器,也是寥寥數筆就把藝術氣息渲染的很足的一件作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