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黨內(nèi)上下關(guān)系、人際關(guān)系、工作氛圍都要突出團結(jié)和諧、純潔健康、弘揚正氣。”(《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jié)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8日)領(lǐng)導(dǎo)班子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工作分工各不相同,脾氣秉性差異較大,團結(jié)共事顯得尤為重要。就規(guī)律而言,班子成員之間疙疙瘩瘩、別別扭扭,因為原則分歧而導(dǎo)致不和的并不常見,往往都是由于瑣碎小事甚至是誤會引起的。因此,班子成員要力戒搬弄小事、聽信小話、搞小動作、耍小脾氣等壞習氣,注意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斷打牢團結(jié)協(xié)作的思想道德基礎(chǔ)。
第一,切忌搬弄小事,做到淡泊名利。所謂搬弄小事,就是經(jīng)常在個人的名利、權(quán)力、面子等非原則問題上,甚至是雞毛蒜皮的瑣事上斤斤計較、糾纏不休、互不相讓,它反映出不健康的權(quán)欲、名欲、利欲,是心眼兒小的表現(xiàn),對團結(jié)、對工作、對個人成長進步危害極大。不搬弄小事要做到三點:首先是不搞名利之爭,謹防以小當大。吃虧是一種福氣,班子成員要有勇于吃虧精神,樹立淡泊名利的形象。有時候,獲得更大名利的方法,并不在于對名利的刻意追求,而是對它的有效限制。事實上,生活中到處占小便宜者經(jīng)常孤立無緣,而樂吃虧的老實人卻人脈豐富。樂于犧牲自己以濟天下,樂于盡己之力以成人之美,遇事先替別人著想,通過適度不斷的吃虧來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這是一種大智慧。其次是不搞意氣之爭,謹防小事鬧大。受各種因素影響,班子成員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認識和看法存在分歧,這是很正常的,大家在一起議一議、爭一爭,甚至紅一紅臉,有必要、也很有好處,但相互之間在非原則性問題上發(fā)生分歧時,就要重友誼、講風格,學習呂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在乎”的哲學,求大同存小異,主動禮讓三分,防止在誰對誰錯的掰扯中傷害感情。人與人、人與事可以較真,但千萬別較勁,謹記做人有骨氣但不能傲氣,有正氣但不能霸氣,何對何錯自有公論。再次是不搞面子之爭,謹防因小失大。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愛臉面是人之常情,維護個人尊嚴是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則,但個人面子與大局和團結(jié)相比,又不值得一提。愛面子是虛榮心的表現(xiàn)。虛榮是一種面具,很多惡行都因虛榮而生,又為滿足虛榮而動,虛榮是人生的陷阱。給別人面子,就是給自己出路。所以,我們要把“爭真理不爭面子”作為個性修養(yǎng)的一個準則,作為處理同事之間關(guān)系的一條原則。在談?wù)撃骋皇挛飼r,當自己的觀點與同事的看法相悖,尤其是受到別人反對時,個人面子要服從原則,顧全大局,學會等待和讓步。等待就是讓時間替自己說話。讓步就是不能咄咄逼人,即使自己有理,也要得理讓人。當別人不服你時,你要“讓他三尺又何妨”;當別人誤解你時,你要“宰相肚子里能行船”,要有耐心,用時間和事實來證明一切。
第二,切忌聽信小話,做到心胸寬廣。小話就是指“扯老婆舌”的閑言碎語。它具有道聽途說、捕風捉影、胡編亂造的成分,以諷刺挖苦、造謠中傷、打擊陷害、撥弄是非、擾亂思想、破壞團結(jié)和友誼為目的。說小話,浪費自己的時間,影響別人的生活,損害集體的利益。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小人所為;口無遮攔,搬弄是非,討人厭,惹人恨。生活中,應(yīng)對小話基本辦法有三條:一是看透不盲從。小話的成分相當復(fù)雜,往往摻雜著閑話、鬼話、私話、壞話、謊話,往往越傳越豐富,越傳越離譜兒,足以令人聞之怒不可遏、暴跳如雷。面對小話要擦亮眼睛,多問幾個為什么,看清看透真實意圖,謹防被個人利益至上利用。對于有害團結(jié)、撥弄是非的小話,不聽、不信、不傳,不上當,這是為人處事的必備素質(zhì)。還要對那些熱衷于在班子成員間“挖地溝”“埋地雷”的繞舌者及時揭露、嚴肅處理。二是信任不猜疑。俗話說:“疑心生暗鬼”。小話具有較強的迷惑性、欺騙性和挑唆性。門縫里看人,“扁”了別人,也“窄”了自己。胸窄多疑是痛苦的元兇,心大釋疑是快樂的開始。經(jīng)驗證明,一個人若是心里有鬼,便會到處都是鬼。多疑會導(dǎo)致對小話迷信、對壞人輕信、對同事失信,釀成誤傷同事、破壞團結(jié)的事。對別人吹毛求疵、神經(jīng)過敏、亂加猜測的做法,不僅影響團結(jié),傷害同志,也會孤立自己,傷害自己。而相互信任則是消除猜疑之心、鏟除閑言碎語的有力武器。所以,要善于站在維護班子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高度去想問題,始終把互信作為合作共事之本。三是平靜不生氣。人都是有感情的,都有七情六欲,都會不可避免地受著自身、他人情感的影響。當小話傳進耳朵里時,保持理智與克制最重要,頭腦冷靜,心平氣靜,六根清靜,沉住氣、穩(wěn)住神、站住腳,這是理智的重要標志。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學會正確處理情感和理性的關(guān)系,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穩(wěn)更扎實。因此,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yǎng)冷靜的個性,建立理性的判斷方式非常重要。經(jīng)驗表明,“妒”欲熏心,讒言必露。“妒”火愈旺,“讒”言愈盛。因此,要絕“讒”,須戒“妒”,放寬心、修個性、講黨性,擺脫名韁利索的纏繞,把名利看得淡而再淡,把革命事業(yè)和同事友誼看得重而再重,重人格輕名利,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