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切忌搞小動作,處事做人要做到光明磊落。搞小動作,就是在背后開暗槍、捅咕人、下絆子,這是一個人心里陰暗的突出表現(xiàn)。班子共事,最忌諱、最厭惡的莫過于當面是好人、背后算計人。做君子不做小人,要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待之以誠。班子共事,要將心比心,推心置腹,不欺世,不騙人,不矯飾,不玩權術,不做“兩面人”,不存害人之心、整人之念,處處以團結(jié)為重,以大局為重,多律己不責人,多溝通不猜疑,多協(xié)作不獨行,多謙讓不爭功,多提攜不妒嫉,多寬容不計較,攜手并肩做工作。有意見說在當面,有問題擺在桌面,開誠布公,坦誠相見,多放明“炮”,不放暗“箭”。二是諒之以德。高尚道德的品質(zhì),是諒解的基礎。盡管工作中的磕磕碰碰再所難免,但若不及時取得諒解,就會為互相拆臺留下禍根。當與同事發(fā)生誤會時,要以德報怨,多看對方的優(yōu)點和長處,善于主動化解相互之間的糾葛和矛盾,切不可記恨結(jié)怨,以怨報怨,更不能把這種情緒帶進工作中去,拿工作撒氣。三是容之以度。就是要恢宏大度,善于寬容,能容不順耳的話、不順心的事、不順眼的人,努力修煉特別能忍耐的度量。事實上,人心越淡,淡泊名利,對自己就能傷害越少;心有多寬,快樂就有多少。能干擾你的,往往是自己太在意。能傷害你的,往往是自己想不開。你若平和,無人可恨。你若不究,無人能擾,煩惱往往來于自身。
第四,切忌耍小脾氣,做到謙恭平和。班子成員都是一方領導,手握一定權力,受人尊重和敬仰,應保持時刻謙虛謹慎、儒雅平和的形象。然而,隨著任職時間延長和年齡增大,有些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同志容易露出家長作風的小尾巴,遇事愛發(fā)火,張嘴就罵娘,言談舉止粗魯,經(jīng)常誤把錯誤當特長,誤把缺點當個性,甚至把盛氣凌人、孤傲自負的壞作風看作是有威信和魄力的表現(xiàn),以“老爺子”自居,“一把手”變成“一霸手”,反而給自己設下一堵墻,成為鬧不團結(jié)的導火索。愛耍小脾氣,實質(zhì)就是骨子里的高傲自大、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缺乏人格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的表現(xiàn)。在正視自己、善待自己、謙恭待人、謙虛謹慎上,革命老人吳玉章做出了榜樣,他在《座右銘》中寫道:“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學問而學問無專長,喜讀語文而語文不成熟,無枚皋之敏捷,有司馬之淹遲,是皆虛心不足,鉆研學問不深之過。年已八一,寡過未解,東隅已失,桑榆未晚。必須痛改前非,力圖挽救,戒驕戒躁,戒怠戒荒,謹銘。”讀后令人心靈為之震撼。吳老一生,學識淵博,名聲顯赫。通常到了晚年應該是給兒孫們講講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他卻不停地、無情地解剖自己的“才疏”、“手拙”、“學問無專長”、“語文不成熟”、“虛心求學不夠”、“鉆研學問不深”,等等,這種謙虛謹慎、勇于解剖自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滿招損,謙受益”,這是《易經(jīng)》里的一句名言,從政者應熟記于心、付之于行。“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中,都詳細、明確、懇切地告訴人們:謙虛是進步得益的基礎,而驕傲自滿是墮落失敗的階梯。因此,領導班子里共事,要善于甘當小學生,謙虛謹慎,取長補短,這是成長進步和團結(jié)共事的基礎。經(jīng)驗表明,不愿意在與別人比較中找出自身差距的人,不愿意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人,就很難清醒地認識自己。項羽力能拔鼎,膂力過人,反而自刎烏江;劉邦技不壓眾,才不驚人,竟能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奧妙何在?當了皇帝之后,劉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響?zhàn)?,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吾不如”啊,班子共事同樣需要這種胸襟和態(tài)度。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wǎng)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jīng)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wǎng)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