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想到北京會有這么多有藏字的石碑,完全沒有想到;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刻意做了一番調查,逐一尋訪了北京城內的刻有藏字的石碑,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我一共找到了十五塊。
九大特點
觀察下來,這十五塊藏字碑居然有相當多的共同點,宛如獨特的一組。我總結了一下,可能有以下九個特點:
一. 都在北京城內和近郊,遠處的估且不算,像密云境內的番字碑和長城居庸關云臺里的石刻都不算,這里指的是位于北京中心區(qū)內的,其位置顯赫,是在首都的核心區(qū)位上的;
二. 是正經的藏文,處在完全和漢文、蒙文、滿文同等的地位,是地地道道的主體文字之一;
三. 都是皇帝的御筆,主要是乾隆皇帝的,是他親自撰寫的重要文章或題詞的藏文翻譯石刻,和漢文、蒙文、滿文并列,屬于高等級的重要文獻,最晚的距今也有兩百三十年了,都是十八世紀中葉的遺物;
四. 有不少涉及西藏的內容,強調西藏是我中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強調重視喇嘛教的歷史意義,強調西藏黃教領袖們和中央政權的密切關系,今日看來,都有巨大的史料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關鍵是它們都在北京啊;
五. 刻得莊重,碑體體形碩大,石料優(yōu)良,雕工精細,多數(shù)配有非常漂亮的碑亭,而且保存完好,字跡差不多都很清晰,堪稱一批難得的精美藝術品;
六. 分布在著名的皇家園林和寺廟里,遍布在北海、頤和園、香山、碧云寺、黃寺、雍和宮、萬壽寺、實勝寺等八處,落點考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覆蓋面大,涵蓋性強;
七. 多數(shù)是歷經劫難而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所在的皇家園林有的完全毀于英法聯(lián)軍戰(zhàn)火,有的反復毀于英法聯(lián)軍和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園林已成一片廢墟,只有這些大石碑逃過了劫難,傲然挺立至今,成了那一段歷史的永恒不滅的載體,依然雄偉地聳立在那里,維系著和傳承著中華文化的經脈,因為它們是石頭的;
八. 這些石碑才情并茂,有的還是圖文并茂,內容重大,藝術形式精湛,裝幀精巧,做工細膩,渾然是些大塊頭的藝術品,是極好的欣賞對象,可以駐足細看,可以憑吊深思,可以留連再三;
九. 其價值遠遠未被挖掘出來,有的沒有立解說牌子,有的沒有必要的保護措施,有的沒有開放,更沒有形成一個專門的系列,總之,對其內涵和客觀存在缺乏應有的判斷高度,沒有認識到這是一組極重要的涉及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國寶”,完全有必要刻不容緩地把它們挖掘出來,刻意地指明它們的政治價值、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形成一組特殊的、專門的、不可代替的愛國主義活教材和維系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偉大歷史見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