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簍子
500頁的《人生為一大事來》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真實而感人,這是本書之所以好看的根本。
由這些故事里你不得不佩服這位教育家的偉大、超常,她有一顆絕對不凡的頭腦,干出了特殊的事情。
你會因此而激動,甚至落淚,會驚嘆世界上居然有這等奇特的事。
要知道,一個偉大的教育家,鬧了半天,就是由這些無數(shù)的小故事塑造而成的。
小故事成了本書的魂。
真該把它們拍成電影、電視,讓更多的人能看見,能驚嘆,能感動,能有所思。
有一個孩子叫王羽熙,是男孩,愛畫畫,是劉校長親自面試把他破例招進來的,他的成績不夠錄取條件,可是劉校長愿意給他提供一個適合他的學習環(huán)境。入了校,他被編入理科成績特別好的實驗班。他感到很吃力,但對繪畫的愛好和追求絲毫不減。老師一點不歧視他,反面鼓勵他,幫助他展示他的繪畫才能。他的雙親認為他不務正業(yè),極力反對他畫畫。初中畢業(yè)后,父母因為他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悄悄地讓他轉入了一個普通學校。孩子一臉的不高興,很少說話。十五歲的他給劉校長寫了一封長信,說他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一部叫《新游記》的畫冊,出版社已經(jīng)出版,可不可以在人大附中為他舉行一場作品討論會。劉校長大吃一驚。找母親談話,責問為什么要讓王羽熙轉學,也怪自己粗心,而且馬上建議讓王羽熙再轉回來上學,說:“我還愿意要他,他本來就是我們的學生嘛。”當即就開了接收證。三年后王羽熙高中畢業(yè),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這時,王的母親給劉校長寫了一封信。信也很長,其中她說,當?shù)诙握谢貙W校時,她陪兒子進校,正下大雪,只見兒子甩下她,飛奔在學校的馬路上,張開雙臂,高興地大喊:“人大附中,我回來了!”她知道這是兒子十六年來最高興的一天。母親感謝學校接納了這個“拉分”的學生,并給了他最好的教育。
我相信,任何一位讀者讀到這里,都會動容的。
還有一位學生,也是男孩,愛打架,專欺服同班的男學生,搞得大家見了他便望風而逃,沒法共學。劉校長進行了認真的調(diào)查,知道他因家庭原因由小短少愛,從而造成心理傷害,似乎老要發(fā)泄某種仇恨。校長便異想天開,為他一個人單開了一班,請?zhí)丶壗處煶錾疆敯嘀魅?,一切課程照舊,老師們面對大教堂為一名學生上課。半年過去,才變成兩個人一班,加了另一位男孩當同學。校長建議讓這位后來的同學當副班長,讓那一位原先愛打架的當班長,并勉勵他們?yōu)闇蕚洚斠幻细竦某踔挟厴I(yè)生而發(fā)起最后沖刺。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家長都大為感動,都表了態(tài),尤其是頭一個孩子,說“我要當好班長,把同學團結好,一起好好學習。”
以上僅僅是兩個隨便舉出的例子。這樣的故事,一個挨著一個,還有好多好多,裝了一滿筐,好看呀!都讓人久久不能心靜。
這就是好書。它用無數(shù)奇妙的故事證明杰出的教育家的言行會產(chǎn)生多么輝煌的成就,真可謂令人心悅誠服,拍案稱絕。
劉彭芝的書寫得分章分節(jié),分得很細,也分得漂亮,宛如一副完整的骨架,那么,這些精彩的故事,便是血脈和肌肉,于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高大形象便立在了讀者的面前,可敬可愛,他的名字就叫教育家。
劉彭芝的學生對她有一個親切的稱呼,這個稱呼是發(fā)自肺腑的,叫她“劉媽媽”。
還有一個比喻也是最貼心的,當人們看見劉彭芝校長沒白天沒黑夜地在學校里苦干,看見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她的學生,便對她說:您一定是把學校當成了您的孩子。
這句話說到了她的心坎上,會讓這個精干堅毅的人頓時淚流滿面。
我自己也這句話落淚。
我終于明白,教育家是怎么來的,她的聰明才智,她的拼死拼活,全來自這分大愛,樸實的,深厚的,無邊無際的大愛。
這樣的校長是不應該退休的,也不應讓她當官,要讓她終生當校長,要珍惜她,承全她!
這樣的教育家多難得呀。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舒乙)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