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讀書和不讀書的人,最大的差別是什么?(6)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林語堂:讀書和不讀書的人,最大的差別是什么?(6)

縱使某一本書,如《圣經(jīng)》之類,是人人必讀的,讀這種書也有一定的時候。

當一個人的思想和經(jīng)驗還沒有達到閱讀一本杰作的程度時,那本杰作只會留下不好的滋味。

孔子曰:“五十以學《易》。”便是說,四十五歲時候尚不可讀《易經(jīng)》??鬃釉凇墩撜Z》中的訓言的沖淡溫和的味道,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非到讀者自己成熟的時候是不能欣賞的。

四十學《易》是一種味道,到五十歲看過更多的人世變故的時候再去學《易》,又是一種味道。所以,一切好書重讀起來都可以獲得益處和新樂趣。

我認為一個人發(fā)現(xiàn)他最愛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識發(fā)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一個人必須在古今的作家中,尋找一個心靈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讀書的真益處。

一個人必須獨立自主去尋出他的老師來,沒有人知道誰是你最愛好的作家,也許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這跟一見傾心一樣。

人家不能叫讀者去愛這個作家或那個作家,可是當讀者找到了他所愛好的作家時,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

關于這種發(fā)現(xiàn)作家的事情,我們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證。

有許多學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時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們思想的方法和他們的情感卻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書里讀到他們的文字時,好象看見自己的肖像一樣。

責任編輯:李天翼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