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 越來越深
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司法機關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衛(wèi)者,在全面依法治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戰(zhàn)略部署,幾年來司改不斷攻堅克難、持續(xù)穩(wěn)步向前,一大批重大改革方案陸續(xù)出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司法體制改革主體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司法責任制改革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基石,其難點關鍵是要建立權責統(tǒng)一、權責明晰、權力制約的司法權運行機制。”河北邯鄲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賈春梅代表認為,司法責任制在整個司法體制改革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決定性地位,對于促進司法公正高效、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賈春梅建議,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檢察權、審判權運行機制,按照“誰辦案誰負責”的要求,突出入額檢察官、法官的辦案主體地位。同時,積極適應新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特點,探索加強檢察、審判管理的新辦法,確保辦案質量效率,促進公正高效司法,做到“放權不放任”“放權更放心”。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繆蒂生代表認為,司法不單純是審案判案,它屬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范疇。法官的司法作風事關司法公信和法律權威,影響著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法官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法治意識和群眾意識,依法保障民生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司法體制改革以后,引導法官下沉一線、到一線辦案,這個方向無疑是正確的。”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汪利民委員表示,人員分類管理方面,如何解決輔助人員的來源和待遇問題,還需要研究、亟待解決。這幾年一線法官辦案壓力特別大,需要有足夠的輔助人員承擔事務性工作,確保法官一心一意完成司法判斷。但從目前情況看,一個法官還配置不到一個輔助人員,缺口很大、壓力很大。
“聘用司法雇員承擔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等職務,是比較有效的解決途徑。”但汪利民同時也認為,與在編在崗人員相比,聘用人員待遇太低、缺乏保障。這亟須通過頂層設計,從制度上明確司法雇員的職能定位,保障其應有待遇,促進司法輔助人員隊伍的穩(wěn)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