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
一、關于編纂民法典的任務、意義和指導思想
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編纂民法典是對現行民事法律規(guī)范進行系統(tǒng)整合,編纂一部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guī)范合理、內容協(xié)調一致的法典。編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進行科學整理;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而是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guī)定進行修改完善,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guī)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全面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極大地提振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編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第一,編纂民法典是體現黨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原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實現公民權利保障的法治化。這是總結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經驗教訓而得出的重要結論,是我們黨根本宗旨的內在要求。我國憲法確立了保障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原則。憲法的精神和原則必須在民事法律中予以體現和落實。通過編纂民法典,健全民事法律秩序,就是要加強對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第二,編纂民法典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指出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民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規(guī)范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每個民事主體都密切相關。民法與國家其他領域的法律規(guī)范一起,支撐著國家治理體系。通過編纂民法典,完善民事法律規(guī)范,就是要構建民事領域的治理規(guī)則,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第三,編纂民法典是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規(guī)律的客觀要求,也是保障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現實需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tǒng)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等為基本導向。我國民事立法秉持民商合一的傳統(tǒng),通過編纂民法典,完善我國民商事領域的基本規(guī)則,為民商事活動提供基本遵循,就是要健全市場秩序,維護交易安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
編纂民法典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貫徹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要求,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的民法典,正確調整民事關系,更好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編纂民法典工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這一社會主義法治的最根本保證,確保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二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人民立場這一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三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過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強化規(guī)則意識,增強道德約束,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四是堅持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以法典化方式鞏固和確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民事立法成果,同時與時俱進,完善和發(fā)展我國民事法律規(guī)范,引領經濟社會發(fā)展,更好地平衡社會利益、調節(jié)社會關系、規(guī)范社會行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