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擔當,決不能以權(quán)謀私。做官,就要掌權(quán)、用權(quán)。能否以天下為公,為人民用權(quán),是衡量做事與做官的試金石。為人民做事,就要代人民立言,為人民做主。“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是古代一些清官廉吏的為官之道,我們今天的領導干部,思想境界應當比這更高、做得更自覺。一方面要牢記黨的宗旨,多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想群眾之所想,干群眾之所思,急群眾之所急,努力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一方面要秉公用權(quán),用權(quán)唯公,不殉私舞弊,不貪贓枉法,敢于扶正祛邪,揚清擊濁,切實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弗蘭西斯.培根任全英大法官時,曾講過一句名言:“一次枉法裁判,比十次作惡本身對社會的危害還大。”因為它銷蝕的是公正,是民心,是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領導干部身居高位,手中有權(quán),很容易成為被腐蝕的對象,各種腐蝕盡管花樣不斷翻新,但說到底無非是投其所好,“見縫下蛆”,或用金錢、美女拉你下水,或以古玩、珍寶誘你入我轂中,實現(xiàn)權(quán)錢交易、權(quán)色交易之目的??匆豢催@些年不斷跌落塵埃的腐敗分子,無論是早先落馬的倪獻策、羅云光、張辛泰,后來的陳希同、王寶森、孟慶平,還是十八大以來被嚴懲的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之流,教訓都在這里。因此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時刻不忘手中的權(quán)力是人民給的、要用來為人民做事,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嚴于律已,高度警惕私欲膨脹,自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警鐘常鳴,防微杜漸。“物必自腐而后蟲生。”凡領導干部犯錯誤,乃至違法亂紀、腐化墮落,根源大都在世界觀出了問題。加強自身修養(yǎng)、解決“內(nèi)功”問題,從來都是拒腐防變的根本。作為領導干部,在事業(yè)上要有雄心,但決不能有野心,更不能有貪心,除了享有制度和政策規(guī)定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quán)以外,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quán)。“千百巧計,不如本分做人。”這個道理聽起來似乎很平常,但與黨規(guī)黨紀要求卻是一致的。
為人民擔當,決不能搞虛假作風。孟子有云:“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程頤說:“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而應。以術馭人者,人亦以術而待。”為人民擔當,最重要的是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以實取信于民,讓群眾感到把權(quán)交到你手里放心。試想,對一個說話不真誠、做人不老實、辦事不實在的人,有誰敢相信?同樣,一個作風飄浮、好大喜功、虛報浮夸、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領導干部,怎么能讓群眾放心?這種領導者在群眾中又如何會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能否做到實事求是,是喜報喜,有憂報憂,對成績不夸大,對問題不縮小,對錯誤不隱瞞,對事實不歪曲,不僅事關黨的原則和黨的事業(yè),也事關個人的品質(zhì)和形象。明乎此,每個領導干部不可不思,不可不認真對待。我們共產(chǎn)黨人,歷來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當老實人,“說得到,做得到”,作為取信于民的一項基本要求。延安時期,我們黨開展了整風運動;新形勢下,我們黨在黨員領導干部中多次進行強黨性、正黨風、樹形象為主旨的黨員先進性教育,盡管形勢不同、場景不同,但目的之一都是為了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優(yōu)良作風,糾正和防止追逐個人名利、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搞形式主義等不良現(xiàn)象。我們?yōu)槿嗣褡鍪?,既會有成績,也難免會有問題,有喜報喜易,有憂報憂則難,特別是對事關單位榮譽、個人面子乃至形象的問題,沒有個“清越而瑕不自掩”的品格是難以做到的。有句群眾語言說得好:“發(fā)現(xiàn)成績是水平,敢于揭露是黨性。”一個領導干部敢不敢正視問題,揭短亮丑,不回避矛盾,既反映了是否真正具有求實之心,也反映了有沒有對黨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心底無私天地寬。”凡掩蓋矛盾、隱蔽事實真相者,無論其如何表白,實際上都是怕砸牌子、怕?lián)斬熑巍⑴掠绊懶蜗?,說到底一個“私”字在作祟。事實反復證明,愛講假話的人,對黨隱瞞和歪曲事實真相的人,看起來似乎精明的很,實際上總是吃虧。一害人民,二害自己。因為假的就是假的,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瞞得了個別人瞞不了多數(shù)人,東窗事發(fā)之時,就是其威信掃地、被黨和人民唾棄之日,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也是一條鐵律,是由我們黨的根本思想路線所決定的。因此說,虛報浮夸、弄虛作假,絕不僅僅是作風不正、黨性不純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違法違紀行為、一種腐敗現(xiàn)象,是我們黨的嚴明紀律所不允許的。
為人民擔當,一定要有好的人品官德。任何人當官只是暫時的,而做人則是一生的。領導干部首先是人,其次是官。人做不好,官也當不好。做個好人,才會做個好官。不是個好人,肯定也不會是個好官。人品、人格不好,官風官氣也不會正。不是官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官位生色。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首先應是合格的黨員、合格的公民,才有資格擔當領導責任,才能實實在在地為人民做事。而有些官迷心竅的人則不然,為了當官不惜一切代價,不顧人格、出賣靈魂,最終不但官當不成,有的甚至連公民的權(quán)利也失去了。做好人就要講良心,做好官更要講良心,責任擔當同樣要講良心。良心是最起碼的心腸,也就是推己及人。自己要活得好一點,要想到別人也想活得好一點;自己要休養(yǎng)生息,別人也要休養(yǎng)生息。孟子講:“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這個“不忍人之心”,就是良心。如果憑著良心去治政,不擾民、不傷民,治天下就會如同反掌。當然,我們今天做人民公仆,僅講“不忍之心”是不夠的,我們的理想和擔當應當更高一些,但作為領導干部既有“不忍人之心”,又有“公仆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擔當,豈不更好?有人篤信“關系”學,把關系看作“通行證”,認為有了“關系”就有了一切,千方百計地亂拉“關系”,死心踏地地依附關系,以至“沒有關系不辦事,有了關系亂辦事”,嚴重敗壞了黨風政風,人民群眾對此很不滿意,必須用鮮明的事實以正視聽。我們共產(chǎn)黨人講認真,講無私奉獻,講嚴以修身、講嚴以用權(quán)、講嚴以律己。人生天地間,真正靠得住的不是“關系”,而是立身的本事,一個人的升遷去留,要寄托在自己的真本事上,而不應寄托在跑“關系”上。如果說共產(chǎn)黨人也講“關系學”的話,那么講得應當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關系學,靠真本領為人民做事的“關系學”。黨誕生在人民中間,成長在人民中間;人民哺育了黨,人民擁護黨;牢記人民的重托,對人民認真負責,以實謀事、以實創(chuàng)業(yè)、以實做人,在為人民服務中勇?lián)厝巍⒔üαI(yè),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歸宿、一切發(fā)展的源泉。我們黨與人民的關系,就會始終水乳交融、魚水相依、血肉相聯(lián),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