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國家治理模式有其特殊性,雖較難為其他國家整體效仿,但含有普適性經(jīng)驗
毫無疑問,中國式的國家治理模式有其特殊性,較難成為其他國家整體效仿的對象。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國家治理模式不存在任何普適性的經(jīng)驗。顯然,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來帶動整體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戰(zhàn)略已經(jīng)得到了國際上較為普遍的認可。這類經(jīng)驗可以更好地總結提煉出來,以幫助其他后發(fā)國家更快地實現(xiàn)其發(fā)展的目標,提升國家治理的水平,減少失敗國家、脆弱國家的數(shù)量,增進世界秩序的穩(wěn)定性。同時,中國的伙伴型全球治理模式也為許多不結盟國家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一個可參照的案例,增強了各國走伙伴型治理而不是走結盟治理和霸權治理老路的道路自信。此外,作為體系中的一個新的核心大國,中國式的治理實踐將日益具有體系性的影響。特別是通過新一屆政府的積極進取外交舉措,如“一帶一路”倡議、新型大國關系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理念,中國的治理方式和理念將在塑造世界秩序方面發(fā)揮更為有力的積極作用。
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曾經(jīng)說過,“全球化和相互依賴促使我們去重新思考我們該如何管理我們的共同活動和共享利益,因為我們今天面對的許多挑戰(zhàn)超越了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自解決的地步。在國家的層面,我們必須更好地治理;在國際的層面,我們必須學會一起更好地治理。有效的國家對兩種任務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世界秩序的建設首先要從本國的國家治理出發(fā),減少本國對世界秩序的負面影響,同時強化本國在世界秩序建構中的積極貢獻。負責任的國家治理和伙伴型的全球治理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治理模式,它一方面建構著有效的國內秩序,有意識地防止對外輸出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通過積極的對外作為,中國不斷為全球治理提供增量治理資源,并尋求消解現(xiàn)有秩序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如果其他國家都能以各自的方式做到這一點,那么,有效的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不僅能夠得到更好地實現(xiàn),而且將為建設一個更為進步的世界秩序帶來更大的可能。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