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離岸清算中心
人民幣在國際上能否被廣泛使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民幣在離岸市場上的流動性和獲準從事人民幣交易清算的金融中心數(shù)量。
近年來,中國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增加人民幣國際清算中心的數(shù)量,提升海外交易結(jié)算便利度,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最早成立的兩個較特殊的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成立于十多年前,分別是2003年12月成立的香港清算中心和2004年9月成立的澳門清算中心,人民幣支付額占比分別是69.8%、0.4%。目前已獲得中國政府授權(quán)的15個離岸人民幣交易清算中心覆蓋的國家十分廣泛,僅有5個離岸清算中心位于亞洲(新加坡、臺灣地區(qū)、泰國、韓國和馬來西亞)。歐洲最主要的3個離岸清算中心位于法蘭克福、倫敦和巴黎,它們成立于2014年。南美洲的2個新晉離岸中心位于智利和阿根廷。2016年9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其已授權(quán)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在美國提供人民幣清算服務。這是中國央行首次在美設(shè)立人民幣清算行。授權(quán)的清算行將憑借獲得進入中國在岸外匯市場的特別待遇,向離岸中心提供流動性,有助于促進離岸人民幣貿(mào)易和跨境結(jié)算。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可謂雄心勃勃。
每個離岸清算中心只有一家清算銀行;此外,還有日本、荷蘭尚無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但這兩個國家的人民幣支付占比排名在前15位,分別為0.4%、0.3%。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