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斬斷網絡販嬰利益鏈 幫407個被拐兒童找到家
互聯網時代,有人會把剛剛出生幾天的孩子掛在網上叫賣,這會是真的嗎?
涉嫌販賣嬰幼兒的某網站引起了鄭浩的警覺。憑借15年的刑偵經驗,他意識到“收送養(yǎng)”偽善的表象下,潛藏著販賣嬰幼兒的巨大利益鏈條。然而,此類案件存在著交易隱蔽性強、網上線索發(fā)現難、犯罪行為定性難等難點,沒有偵辦先例,可借鑒的經驗也十分匱乏。
鄭浩和同事們針對販嬰案件開展案情分析會。圖片來源:首都文明網
鄭浩和同事們針對販嬰案件開展案情分析會。圖片來源:首都文明網
對此,已為人父的鄭浩抱著“再難也不能讓失去孩子的家庭失望”的決心投入偵查工作。經過近半年的悉心偵查,專案組全面掌握了互聯網中涉及到買賣嬰幼兒的4個網站和30個QQ群信息。他們以細節(jié)為突破口,循線追蹤,“化裝偵查”,將一個涉及制販假證、偽造孕產記錄、職業(yè)人口販子和“中介機構”的龐大黑色產業(yè)鏈條揪出水面,其中涉案團伙達30余個,涉及全國各地,涉案人數達到2000余人。然而,絕大多數嫌疑人都是網上聯系,網上轉賬,甚至都是交易孩子時才見面一次,怎樣固定證據成了接下來最困難的一件事。
為破解互聯網違法犯罪證據獲取難的問題,鄭浩提出了線索偵查階段圍繞固定犯罪嫌疑人涉案電子證據的偵查思路,并組織專案組民警奔赴深圳、杭州調查取證。專案組歷時半年,對上百萬的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后形成了相對可靠的證據鏈。期間,鄭浩反復查詢法條、翻閱卷宗,精心梳理,細致思考,創(chuàng)新了網絡拐賣嬰幼兒犯罪的系統(tǒng)性偵察打擊戰(zhàn)法。
2014年2月19日,在公安部的統(tǒng)一指揮下,27個省區(qū)市警方同步實施集中抓捕解救行動。最終,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69名,解救被拐賣嬰幼兒407名,多個網絡販嬰團伙被摧毀。
此案堪稱經典,案件的成功偵破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褒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