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黨的建設新常態(tài)
現(xiàn)在,加強黨的建設有三個基本考慮。一是問題意識。中共中央每出臺一個條例都體現(xiàn)出黨中央務實的品格和進取的精神。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內容無死角、主體全覆蓋、勁頭不松懈,所以說,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實現(xiàn)政治生態(tài)的山清水秀。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環(huán)境問題時說,自然生態(tài)要山清水秀,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引申到政治方面,政治生態(tài)也要山清水秀。雖然我們要經(jīng)過一個痛苦的過程來轉變理念,但一個風清氣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對我們以后的工作,尤其是對下一代領導集體執(zhí)政是有好處的。
現(xiàn)在,中央又提出要切實增強四種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其中,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是最新提出的要求。劉云山同志說,看齊是重大的政治原則,是黨的力量所在、優(yōu)勢所在。什么叫看齊?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看齊??待R對黨員干部來說不是個人的小事,而是事關政治方向的大事,不是一般的品行要求,而是黨性要求。所以,我們現(xiàn)在談官德、談黨員修養(yǎng),要和看齊意識聯(lián)系起來。那么,怎么樣看齊呢?劉云山同志說,要做到經(jīng)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要靠理想、靠黨性、靠紀律。講得很通俗,各級黨組織都要把看齊意識作為干部教育的重要內容,把看齊意識作為干部選拔運用的重要標準,推動領導干部在思想政治素養(yǎng)上有一個大的提高。
我們談官德建設,也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中國夢的實現(xiàn)要讓老百姓有幸福感和獲得感。中央現(xiàn)在為什么要精準扶貧?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要到東北老工業(yè)區(qū)去?就是要讓老百姓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實現(xiàn)中國夢目標,首先就是要實現(xiàn)全面小康。習總書記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還有那么多的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qū),必須要精準扶貧。還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健康”,人民的健康上不去,總是出現(xiàn)治病難的問題,那還叫小康嗎?這也是習總書記關心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光有幸福感還不夠,還要有獲得感,要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讓老百姓有幸福感和獲得感,主要是要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人民群眾感覺到了幸福感和獲得感,才能夠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才能堅持我們的三大作風。有的專家說,共產黨和人民群眾應該是魚和水的關系,而不能是舟和水的關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這是一種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也不應該是油和水的關系,油覆在水面上,互不相干。也不能是蛙和水的關系,青蛙渴了就跳到水里,喝飽了就跳到岸上,這不行。更不能是水和火的關系,水火關系是對立與背離宗旨的關系。這方面,魏征當年說的一段話,至今對我們仍有警醒作用。魏征在上唐太宗疏中說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尤為水也。”魚失掉水就是死,就是說黨離不開人民群眾,但水失去魚還是水,這對共產黨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警醒。
這方面,我們要吸取蘇聯(lián)共產黨的教訓,1989年的時候,當時有一個說法是認為蘇聯(lián)共產黨中代表勞動人民的只占7%,而代表官僚機關工作人員達85%,不再代表人民,根本宗旨出了大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鎻膰乐吸h?這是黨的建設新常態(tài)。
黨風建設、官德修養(yǎng),就是為了風清氣正,為了政治生態(tài)的山清水秀。風清氣正,才能理直氣壯。所以,要做到“三清政治”: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清者自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講廉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