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條件
從國際經(jīng)驗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以韓國為例,其僅僅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國家行列的跨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韓國在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后貧富差距有所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明顯增加。相反,某些拉美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后,由于貧富差距持續(xù)擴大,導致其長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階段。
從實踐看,某些拉美國家發(fā)展長期停滯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所謂的“高福利陷阱”。即,在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后,由于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政府大幅增加社會保障支出,脫離國情實施“福利趕超”政策,由此導致財政赤字、債務危機,以及經(jīng)濟增長停滯等一系列危機。我國正處在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重要階段,吸取國際經(jīng)驗教訓,需要立足我國現(xiàn)階段的基本國情,既注重著力改善民生,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社會成員,又要繼續(xù)弘揚中華民族勤勞致富的精神,激勵人們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當前,我國面臨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多方面挑戰(zhàn)。第一,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我國社會橄欖型的利益結構尚未形成。第二,居民消費率偏低。如果未來5年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有實質性進展,我國居民消費率就會有一個明顯提升。第三,由于利益矛盾引發(fā)的社會沖突有所增加,并且在貧富差距偏大、利益格局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中等收入群體的身份認同感不強。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中等收入群體持續(xù)擴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偏低,不僅抑制潛在消費需求的有效釋放,阻礙經(jīng)濟轉型升級的實際進程,而且難以形成橄欖型的社會利益格局,不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梢哉f,中等收入群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體力量,沒有中等收入群體的持續(xù)擴大,就難以形成支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石。到2020年,實現(xiàn)“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重中之重的任務就是在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同時,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