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毛澤東文化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形成并發(fā)展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是馬克思主義有關文化理論在中國的發(fā)展,反映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需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結合中國革命和建設不同的文化訴求,分別形成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和社會主義文化理論。革命理論作為毛澤東文化的內在邏輯貫穿于其文化理論始終。
[關鍵詞] 毛澤東 文化理論 內在邏輯
[分類號] D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6505( 2016) 02-0080-06
一、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品性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所有這些體系都是以本國過去的整個發(fā)展為基礎的,是以階級關系的歷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學的以及其他的后果為基礎的。”(1)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形成于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反映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使命與訴求,推動著中國近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步與發(fā)展。
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他認為一定的文化( 當作觀念形態(tài)的文化) 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這里,毛澤東不僅揭示了經濟、政治對文化的決定作用,而且也強調了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響及指導作用。毛澤東從“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2)出發(fā),深入分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應當建立的中華民族新文化。
首先,新文化必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性特質。毛澤東指出,“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3)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文化,反映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現實,表達著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的現實需要與根本訴求,這就使這種新文化首先必須把“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作為自身最重要的歷史使命。而作為“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的文化,也必然要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土壤之中,從內容上反映我們這個民族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生活等的基本精神,從形式上具有我們這個民族自己的形式,即能夠滿足中華民族自身革命需要,有利于表達中國革命現實訴求的形式。
其次,新文化必須滿足反帝反封建的科學性要求。毛澤東指出,“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4)新民主主義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文化,它不僅要反對外國的帝國主義,也要徹底反對國內的封建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了科學的道路,提供了科學的思想基礎。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必須繼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基礎,堅持科學性的要求,在內容上要“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在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上,要堅持批判與繼承相結合的辯證法。
第三,新文化必須堅持反帝反封建的大眾化立場。毛澤東指出,“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5)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它的出發(fā)點是人民大眾,它的依靠力量是人民大眾,它的目標是為了實現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這就決定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大眾化立場,也是民主的立場,這里的大眾與民主是統(tǒng)一的。
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中國夢的重要思想武器,它指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具體實踐,有力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