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日岳鍾琪為此上奏謝恩,說:“岳濬年少才短,山東又系賦繁事巨之區(qū),藩司一職甚難。”雍正帝批示說,岳濬“從容有余”,又說他“無一點孩幼之氣”,“此子將來除用兵之外,若少有不及你處,朕不觀人”。雍正帝極自信,認定岳濬將來肯定有出息,否則,以后自己就不再品評鑒識臣子了。
雍正六年(1728年),岳濬25歲。
正月十三日,調(diào)岳濬為山西布政使。雍正帝在岳鍾琪二月二十四日謝恩折的批示中道出緣由:一是令他清理晉省錢糧,“二者與卿近些,他自然倍加敬慎也”。
六月初十日任命岳濬署山東巡撫。
岳鍾琪七月二十五日上奏,認為兒子“年幼菲材”,“才不稱職”,請求皇帝收回成命,讓他回任布政使。
雍正七年(1729年),岳濬26歲。
四月,授岳鍾琪寧遠大將軍,統(tǒng)兵征討準噶爾。雍正帝特別令岳濬前往西安,送岳鍾琪起程。小岳從西安經(jīng)蘭州一直送到肅州(今甘肅酒泉),歷時三個月,這令岳鍾琪感動莫名。閏七月二十二日他上奏:“不知積世何修,今能得此于君父。臣惟益加策勵,竭股肱以靖疆場,策臣子岳濬盡駑駘以供職守,以期仰報涓埃之萬一而已。”
雍正帝將進一步擢升其子的安排告訴岳鍾琪,在他九月二十九日奏折上朱批:“岳濬,朕用東撫定矣。”
十二月十四日,下旨實授岳濬為山東巡撫。巡撫,從二品,一方大員也。
愛屋及烏
岳濬畢竟年輕,歷練有限,出任布政使、巡撫這樣的地方大員,難以控馭局面。兒子每有升遷,岳鍾琪必要奏謝,這雖是例行之事,但知子莫如父,對“年甫二十有余”的小岳才力不夠的評價,并非都是客套。
如岳鍾琪在雍正六年九月上諭中公開說過:“管理錢糧,系巡撫專責,然岳濬以少年新辦巡撫之事,或有未諳。”這是久歷官場的父親婉轉(zhuǎn)批評兒子的辦事能力。雍正帝在朱批中夸獎岳濬的話,完全是為了籠絡(luò)岳鍾琪,當然其中也有愛屋及烏的成分。
雍正帝能放心將一位年輕官二代安排在山東巡撫如此關(guān)鍵的位置上,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一年(雍正六年)五月,他已命河南總督田文鏡為河南山東總督,全面主政山東,還特別將本由岳濬負責的錢糧事務(wù)交田文鏡料理。
田文鏡與鄂爾泰、李衛(wèi)并稱雍正一朝“模范督撫”,能辦事,極得雍正帝寵信。他原任河南巡撫,后專門為他設(shè)河南總督、河南山東總督缺。
雍正帝對于“少年巡撫”的培養(yǎng),確是頗費心思,他命岳濬向田文鏡學(xué)習(xí)。田文鏡常駐河南開封。雍正六年九月,因會審案件前來濟南,岳濬不時拜謁,請教“東省錢糧倉谷、河道營伍,關(guān)系國計民生之要務(wù)”。他向雍正帝奏報說,深受教益。
雍正帝還特別交待田文鏡,要像親子侄一樣教導(dǎo)小岳:
到東省,可推誠以教之,岳濬必感喜領(lǐng)受。好少年,大有可望的材料。加意開導(dǎo)之,如朕前諭,如親子侄一般相待可也。
雍正七年八月,岳濬在送別了父親出征后,由肅州返回西安。他上奏請求進京覲見。雍正帝在批示中,告他不必來:
爾但能受田文境之言,勝來京面諭,汝也竭力學(xué)習(xí)效法之。如國家大事戎政,田文鏡遠遜汝父,若以吏治、刑名、錢糧、察吏、懲奸而論,汝父亦不能及也。留心體仿之。
字里行間,透露出雍正帝確實對于小岳寄予厚望??梢哉f,到雍正七年底最終正式任用他為山東巡撫,也是岳鍾琪與田文鏡兩人直接或間接促成的。雍正帝專門發(fā)了一道任命上諭:
朕見岳濬少年老成,克遵伊父岳鍾琪之家訓(xùn),是以令其署理山東巡撫印務(wù)。自署事以來,實心供職,才守兼優(yōu)。且虛懷受善,能資總督田文鏡之益,和衷共濟。田文鏡亦奏稱岳濬克勝巡撫之任。著將岳濬實授山東巡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