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 增加勞動力有效供給
目前,我國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情況不復存在,“劉易斯轉折點”的來臨以及人口紅利的過早衰減,給未來經濟增長帶來巨大挑戰(zhàn)。“人口—經濟”關系格局的新變化,要求在政策層面做出積極回應和相應調整,尤其是在勞動力市場制度和政策上。
第一,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制度,增強勞動力市場彈性,減少就業(yè)歧視和流動障礙,為勞動力跨區(qū)域流動提供良好的制度軟環(huán)境(包括戶籍制度改革),促使勞動力資源在空間上合理配置,充分發(fā)掘勞動力供給潛力。第二,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改善勞動群體的“質”,提高勞動力有效供給。由于工人工資普遍上漲是一個長期趨勢,需引導企業(yè)構建勞動力價格信號的調整機制,積極進行技術革新。根據勞動力市場狀況選擇適宜的偏向型生產技術,并與現行人力資本相匹配,有效提高生產率,保持一定的競爭力。第三,適當延遲退休年齡,搭建老年人終身教育和培訓體系,開發(fā)老年人力資源,提升老年人生產效率。鼓勵企業(yè)與有技能老年勞動者形成靈活的雇傭關系,將有技能的年長者納入勞動力隊伍,不僅有助于提高整體勞動參與率,而且可以減輕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沖擊。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