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鋒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法律責任)
視頻:http://416w.cn/2016/0511/889280.shtml
看過電影《中國合伙人》的人 ,一定會對“朋友”二字的理解會深一層。其實,怎樣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中國歷史上的“管鮑之交”就很明白地告訴你了。
雖然管仲的名聲更響一點,但我更敬重鮑叔牙。
管仲名夷吾,字仲或敬仲,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人,和鮑叔牙是一對好朋友。兩人年輕時也是一對窮哥們,他們一起在南陽一帶做生意,賺了錢,管仲來分,可以管仲每次都給自己分很多,分給鮑叔牙的卻少一點。這要放在別人身上,哥倆早就拜拜了。可是鮑叔牙并不在乎。每次賺錢了錢分紅,管仲都這么干。可能是手下人實現(xiàn)看不下去了,就把管仲多占的事告訴了鮑叔牙。其實鮑叔牙早知道了,只是裝作不知道,像他這樣聰明絕頂?shù)娜宋铮趺茨懿磺宄苤俣喑远嗾嫉氖虑槟??但是鮑叔牙的回答卻很神,他說:“管夷吾家里窮,而且還要贍養(yǎng)老母親,他多拿一點,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不介意。來告狀的聽后無語了。鮑叔牙對管仲的感情還是那么真摯。但是鮑叔牙的回答卻傳到了管仲的耳朵里,他將此話深深地記載心中。
后來,鮑叔牙發(fā)達了,管仲為鮑叔牙做事,但是不幸地是,事情搞砸了,鮑叔牙更窮困了,管仲很內(nèi)疚,但是鮑叔牙依然相信管仲很能干。管仲曾三次上前線,結果三次都作了逃兵,因為管仲家中有老母親無人照顧,鮑叔牙不認為管仲是膽小怯懦,逃跑是可以理解的。管仲曾經(jīng)三次輔佐國君,但三次被國君罷免,鮑叔牙依然認為錯不在管仲,而是錯在國君不了解他的才華。總之,管仲不論有多么點背,抑或不好,鮑叔牙始終篤信他是治國良才、世間俊杰。更令人敬仰地是,鮑叔牙還千方百計地把管仲推薦給國君,并主動讓賢,甘居其下,從而成就了齊國霸業(yè)和管仲美名。這樣的朋友,巍然如山,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管鮑之交”不僅體現(xiàn)在生活上、為人上,更可貴地是體現(xiàn)政治上的通力合作、心無芥蒂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