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低調(diào)行善14年 資助貧困孩子百余名
張志勇是一位退伍軍人,從十幾年前旅游中偶然的愛心萌動,到后來獨自行走云南山區(qū)、挨家挨戶調(diào)查貧困家庭,至今已資助100多名瀕臨輟學的孩子,這就是孩子們眼中的“上海干爹”張志勇。2014年張志勇成立“上海張志勇公益服務社”,將社會各方捐助的物資運送到云南山區(qū),目前在全國已有 6個工作站,共有100多位志愿者,最大的95歲、最小的9歲。2015年10月,張志勇入選“中國好人榜”。
張志勇剛到云南山區(qū)幫助貧困學生的時候,有很多當?shù)乩相l(xiāng)以為他是個富商或是慈善機構工作人員,還時常有人問他:“你是政府派來的?還是慈善機構派來的?”張志勇當時的回答是:“我是自己派來的,我只憑自己良心辦事。”就是憑著最初樸素的初衷,這位普通的退伍軍人堅持了14年之久的慈善長跑,散盡家財資助貧困孩子一百多人,成為人們心中的“徐匯好人”、“上海干爹”。

《愛之笑顏·徐匯好人》畫冊中張志勇的照片,這本畫冊收錄了徐匯40位好人的笑顏。圖片來源:徐匯文明網(wǎng)
1.內(nèi)心選擇慈善道路:見不得別人受苦
2002年,44歲的張志勇懷揣兩萬元現(xiàn)金到云南旅游,可是,抵達西雙版納后,張志勇看到的卻是學校里的孩子們一個個蓬頭垢面、面黃肌瘦,身上穿著不合身的舊衣服,一年四季的衣物從短袖到棉背心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上課的教室是間昏暗的破屋子,似乎風一吹就會倒。但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教室中孩子朗朗的讀書聲依然響亮,艱難的現(xiàn)實與孩子們的天真的笑容形成強烈反差,深深刺痛了張志勇的內(nèi)心。

張志勇看望云南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圖片來源:徐匯文明網(wǎng)
老師告訴他,學校里最困難的孩子是一位盲人奶奶家的兩個孩子,孩子的父親去世后,母親改嫁失去聯(lián)系,雙目失明的奶奶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度日。張志勇當即給了孩子幾百元,這是他云南之行的第一筆捐助,而老師告訴他,幾百元相當于這個家庭一年的收入。
此后,他又走訪了云南勐??h、德宏州、紅河州等地,每到一處,這個幾百,那個幾百,2萬元旅費沒幾天就一下散盡?;販?,他顧不上和家人商量,先后賣掉私家車和牌照,拿著6萬元錢款再赴西雙版納,去在勐??h各個山區(qū)行走。他用錢幫學校買生活用品,或直接支付現(xiàn)金資助困難家庭學生。張志勇每次“散盡錢財”后就回上海打工賺錢。他先后在南站當“便衣”抓小偷,嘗試過應聘城管,擔任過保安公司辦公室主任,直到在朋友的幫助下開了一家專賣云南普洱茶的小店鋪。他的戰(zhàn)友評價他是同一批戰(zhàn)友里“混”的差的,以至于為了兒子結(jié)婚有婚房,老兩口只能搬出去租房住。
張志勇說,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自己為何選擇了這樣一條人生道路,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見不得別人受苦,這么多年來始終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