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玉橋街道,一百多個家庭日前以舉牌“競拍”的方式,踴躍認領志愿服務項目。居民以服務時長為價碼,每舉牌一次,增加一次服務。短短不到一個小時,就拍出了“綠動社區(qū)”“E網(wǎng)情深”“一剪鐘情”等10個項目,最火爆的項目拍出了200次服務的“高價”。
早上10點左右,在通州區(qū)老干部活動中心二樓的多功能廳,緊張的“競拍”開始了。臺下的居民們一個個都握緊了號牌,豎起耳朵。
“下面我們開始競拍第一個項目‘點亮樓門’,需要全家動員,用書畫作品裝點樓道,一次起拍。”拍賣主持人一段簡短的介紹后,“競拍”開始,“1次……”
主持人話音剛落,臺下就舉起了二三十個號牌,“2次,3次,4次……”隨著主持人不斷增加服務次數(shù),臺下的號牌開始越來越少,最終,有約10個家庭,以30次的“價格”成交。拍到的家庭滿心歡喜,沒拍到的家庭也摩拳擦掌準備再戰(zhàn)。
居民們的熱情隨著“競拍”的進行越來越高漲,到了參與度最高的“治安巡邏”,臺下舉起了密密麻麻一片號牌,主持人已經(jīng)叫到了50次,臺下舉牌的數(shù)量絲毫不減,主持人只好加快頻率,“55次,60次,70次,80次……”
主持人越喊越快,臺下的牌子卻依然舉得高高,有的小朋友干脆從座位上站了起來,“180次,190次,200次!”最終,十余家庭以200次的服務時長認領了這一項目。
記者在展板上看到,競拍的10個項目都是需要居民用點滴時間,發(fā)揮自己專長來貢獻力量的,有幫老人學用電子產(chǎn)品的“E網(wǎng)情深”、義務理發(fā)項目“一剪鐘情”、文化演出項目“星星之火”等等。
一個小時不到,10個項目全部拍出,項目成交的次數(shù)從10次到200次,每個項目的參與家庭數(shù)基本都在10個以上。剛剛在小孫子的舉牌中拍下“一剪鐘情”的老人索同起激動不已,他告訴記者,自己年輕時常和同學同事互相理發(fā),退休后參加了社區(qū)的理發(fā)培訓,平時左鄰右舍有需要幫忙理發(fā)的,他特別樂意提供服務,“今天拍下項目,就能服務更多居民了。”
當天競拍成功的居民現(xiàn)場簽訂了服務承諾書,社區(qū)還將為他們建立志愿家庭檔案,記錄服務全過程?;顒酉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社區(qū)組織志愿服務,都是用報名的形式,今天用這種“競拍”的方式,一來是有“搶”的氣氛,居民會更加珍惜志愿服務的機會,二來可以形成相互感染帶動的效應。
當天,試運營半年的玉橋益家志愿服務微信平臺也正式上線,居民通過“掌上玉橋”公眾號就可以時時關注并報名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作為通州首個志愿服務線上線下服務平臺,“掌上玉橋”目前注冊人數(shù)已達8402人,擁有3800多活躍用戶,通過線上注冊,線下匹配,提供更加專業(yè)、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