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延伸
歷史上對商鞅的兩種評價
正面評價
李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
司馬遷:鞅去衛(wèi)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后世遵其法。
劉向:夫商君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使民內急耕織之業(yè)以富國,外重戰(zhàn)伐之賞以勸戎士。法令必行,內不私貴寵,外不偏疏遠。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
王安石:自古驅民在誠信,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負面評價
司馬遷: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fā)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于秦,有以也夫!
《舊唐書》:威刑既衰,而酷吏為用,于是商鞅、李斯譎詐設矣。
趙蕤:夫商鞅、申、韓之徒,貴尚譎詐,務行苛刻。廢禮義之教,任刑名之數,不師古,始敗俗傷化。此則伊尹、周召之罪人也。(陸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