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目中,英雄必須服務人民,報效國家,離開這兩條,能力再強,本事再大,也不是真正的英雄。在毛澤東同志看來,真正的英雄首先應該是熱忱的愛國主義者。所以,他在北上抗日途中渴望“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他高度評價張學良將軍、楊虎城將軍為逼蔣抗日發(fā)動的“西安事變”;他為捐軀戰(zhàn)場的張自忠將軍題寫挽聯(lián)“盡忠報國”。他還認為,真正的英雄應該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而不是那種只為一家一姓奮斗的人。他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就是我們的軍隊為什么是正義之師、英雄之師、勝利之師和文明之師的根源之所在。
在他眼里,英雄不問出處,沒有高低貴賤,只要為人民利益做出了突出貢獻,就是值得敬仰尊重的英雄。張思德是默默無聞的警衛(wèi)戰(zhàn)士,白求恩是救死扶傷的外國醫(yī)生,雷鋒是普通汽車兵,劉胡蘭是樸實的農(nóng)村姑娘,陳永貴是土的掉渣的山西農(nóng)民,王進喜是石油工人,錢學森是科技人員,魯迅是個雜文作家,徐寅生是乒乓球運動員,他們都非顯貴,也無背景,從事工作也很平凡,但卻都是毛澤東同志心目中的英雄,毛澤東同志對這些英雄懷有深厚感情,并給予他們高度的評價。毛澤東同志評價魯迅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毛澤東同志曾為劉胡蘭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毛澤東同志聽到白求恩去世的消息后,立刻撰寫了《紀念白求恩》,表彰了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無私精神,號召大家要向白求恩學習。尤其是張思德犧牲后,毛澤東同志不僅親自參加這個普通戰(zhàn)士的追悼會,親自敬獻花圈,親筆題寫挽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而且歷史上唯一一次在追悼會上致悼詞,這就是著名的《為人民服務》,后來影響了幾代人的思想與行為。
毛澤東同志是英雄文化的有力推動者
毛澤東同志具有濃郁的英雄情結(jié),也和英雄們惺惺相惜,他不僅崇尚那些歷史上的英雄,更尊重、愛護、關心、培養(yǎng)當代英雄。并且,他不遺余力地大力宣揚英雄文化,推進英雄文化,開創(chuàng)了英雄文化的輝煌時期,在毛澤東同志時代,呈現(xiàn)了英雄輩出,群英薈萃的大好局面,這也是毛澤東同志給我們留下的巨大精神財富。
毛澤東同志推動英雄文化首先表現(xiàn)在精神上對英雄鼓勵,價值上對英雄肯定。陜北紅軍領導人劉志丹同志犧牲后,毛澤東同志高度贊揚他是"群眾領袖,民族英雄";陜北根據(jù)地開創(chuàng)者謝子長同志去世后,毛澤東同志曾先后三次為謝子長同志題詞:"民族英雄"、"雖死猶生"、"謝子長同志千古,前仆后繼打倒人民公敵",并親自為他撰寫了碑文。為黨和紅軍的團結(jié)立下了大功的張浩同志病逝后,毛澤東同志不僅為其題寫挽聯(lián):“忠心為國,雖死猶榮。”而且為其守靈,為其執(zhí)紼抬棺。
新中國剛剛建立,毛澤東同志即提議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并為紀念碑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十年來,人民英雄紀念碑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民緬懷先烈、祭奠英雄的最神圣的豐碑,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來這里瞻仰,緬懷英雄業(yè)績,滋養(yǎng)英雄精神和增添著人們心靈的無窮力量。
其次,毛澤東同志推動英雄文化表現(xiàn)在對英雄榮譽上的褒獎。長征路上,彭德懷同志身先士卒,屢建戰(zhàn)功,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毛澤東同志特地贈詩鼓勵:“山高路遠溝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沖破國民黨的層層封鎖,來到延安參加革命,毛澤東同志不僅親自接見,還填詞一首給予激勵:“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在當時的延安文化界引起很大轟動,對于爭取知識分子加入革命隊伍起到積極作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