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蔣介石借孫中山逝世十四周年紀念日發(fā)表告全國同胞書,宣布實施國民精神總動員,規(guī)定它的共同目標是:“國家至上、民族至上,軍事第一、勝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這其實是“一個黨、一個領袖、一個主義”的變相提法,是為了對付共產黨的。四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毛澤東提出要“利用他們的東西來反對他們,壓倒他們”。[11]
四月二十九日,毛澤東出席延安活動分子會議,作《關于國民黨所號召的國民精神總動員問題》的報告。他說:“共產黨是歷來號召全國總動員的。”國民黨所號召的“國民精神總動員綱領有積極的東西,也有消極的地方。一方面號召全國人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另一方面是對付共產黨的。”我們的任務是“要使它得到一個正確的方針,使它有利于‘打日本,救中國’”。[12]
五月一日,延安各界在延安南門外舉行國民精神總動員及紀念五一勞動節(jié)大會。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題為《國民精神
總動員的政治方向》的講演。說:“大家宣誓:反對漢奸,擁護抗戰(zhàn),集中力量,集中意志!干什么呢?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要把我們中國在危難之中挽救過來,改造過來,變成一個新中國。”“我們要打到什么程度呢?要打到鴨綠江邊!要收復一切失地!不達目的,決不停止。”“今天,延安各界,黨政軍民,各機關,各學校,在這里開會,舉行宣誓,實行國民精神總動員的綱領,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一定要打倒我們的敵人,一定要建設我們的新中國!”他強調指出:“汪精衛(wèi)要把力量集中到他的漢奸陣線上去,集中到降日陣線上去,行不行呢?萬萬不行的!有些搗亂分子、磨擦專家,不是把力量集中而是把力量分散,對不對呢?完全不對的。所以一切意志要完全集中在最后勝利一點,一切力量是要完全集中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一處,決不能夠違反。有違反的就要反對,就要打倒”。[13]毛澤東接過蔣介石提出的“國民精神總動員”的口號,來揭露和批評他,這在斗爭策略上是無懈可擊的、十分高明的。
隨著國民黨《限制異黨活動辦法》的頒布,國內政治形勢一天天惡化。在河北、山東、陜甘寧邊區(qū)等地,國民黨內的頑固派不斷制造同八路軍的軍事磨擦,事件層出不窮,令人不安的消息不斷傳來。事態(tài)越來越嚴重。一味退讓,只能使對方更加得寸進尺,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因此,毛澤東在這年年初已經提出反磨擦的問題。他說:大革命的“亡黨之痛”提醒我們,“要國民黨進步,沒斗爭是不行的”。[14]他還在內部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但在一段時間內,中國共產黨在行動上仍采取十分克制的態(tài)度。
毛澤東指示八路軍總部朱德、彭德懷等盡量通過談判來妥善處理與頑固派的磨擦問題,以維護團結抗日的局面。
那時,中共中央所在的陜甘寧邊區(qū)是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磨擦事件的重點地區(qū)。他們派了十九個步兵軍和兩個騎兵軍,還有三個保安旅和十七個保安隊,共約四十萬人對邊區(qū)進行包圍與封鎖。他們還向邊區(qū)許多縣派去國民黨的縣長、縣黨部和保安隊。毛澤東在一封電文中曾描述道:“謀我者處心積慮,百計并施,點線工作布于內,武裝摧毀發(fā)于外,造作謠言,則有千百件之情報,實行破壞,則有無數(shù)隊之特工。”[15]這一切,迫使中國共產黨不能不認真對付。當年擔任八路軍后方留守處主任的蕭勁光在回憶錄中說:“陜甘寧邊區(qū)的整個反磨擦斗爭,自始至終都是在黨中央,特別是在毛澤東同志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他對斗爭情況了如指掌,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他善于把高度的原則性和必要的靈活性結合起來。他善于從斗爭實踐中,及時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及時歸納、總結經驗,并及時提醒我們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許多重要的策略思想和斗爭原則,黨中央、毛澤東同志雖然是隨著斗爭的發(fā)展到后來才陸續(xù)向全黨提出來的,但對我們來說,卻是一開始就從黨中央領導同志的言傳身教中貫徹了這些思想和原則的基本精神的。”[16]那時,以蕭勁光的名義發(fā)給蔣介石、胡宗南以至國民黨的師長、專員的電文聲明、布告等,基本上都經過毛澤東審閱修改,不少還是他親自起草的。蕭勁光回憶毛澤東在修改時字斟句酌、煞費苦心的狀況時說:
“毛澤東同志在修改電文時,多次加了這樣一些話:‘邊區(qū)二十三縣范圍為蔣委員長所指定’,我軍‘對原定二十三縣并未越出雷池一步’。這樣寫理由很充分。邊區(qū)二十三縣是你老蔣親口承認,又經過國民黨的正式會議討論才決定下來的?,F(xiàn)在你又派兵來侵占,出爾反爾,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嗎?
“在修改我給蔣介石等人的一份通電中,毛澤東同志反復推敲,最后改寫成這樣一段話:‘目前日寇以一師團之眾大舉西犯,柳林、軍渡相繼失守,我河防部隊正盡一切力量,予以痛擊,連日戰(zhàn)斗甚為激烈。大敵當前,覆舟堪懼,后方紛爭,實屬不宜再有。茍一方拼死殺敵于前,他方復乘機爭奪于后,則不啻以刃資敵,前途危險,何堪設想???’這段話里的潛臺詞,是在警告頑固派不要繼續(xù)與日偽勾結。
“在修改我致程潛、朱紹良的一份電文時,毛澤東同志加了‘據(jù)聞一切行動均系根據(jù)新頒處理共黨問題方案,下級不過照此方案執(zhí)行而已’一句,點明下面的人制造磨擦,上面是有‘根’的。”
蕭勁光在敘述這些情況后寫了自己的體會:“認真琢磨他修改的詞句,對于怎樣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斗爭策略,我心中就更有數(shù)了。”[17]
可是,國民黨頑固派卻視中國共產黨的這種克制態(tài)度為軟弱可欺。反共磨擦事件變本加厲,愈演愈烈。國民黨在河北的“磨擦專家”、河北民軍總指揮(以后又任命他為河北省政府民政廳長)張蔭梧公開叫嚷:“八路軍怕統(tǒng)一戰(zhàn)線破裂,我們無論怎樣做,進攻是沒有問題的。”他乘八路軍反擊日軍“掃蕩”的機會,從背后偷襲深縣八路軍后方機關,殘酷殺害八路軍官兵四百多人。六月十二日,國民黨第二十七集團軍楊森部又包圍湖南平江嘉義鎮(zhèn)新四軍留守通訊處,殺害通訊處負責人、新四軍上校參議涂正坤、八路軍少校副官羅梓銘等六人。毛澤東得到報告后義憤填膺地說:“這樣的事如果不加制止,中國就會在這些反動派手里滅亡。”[18]
面對步步進逼的這種橫逆,中國共產黨人已無法繼續(xù)退讓,否則,敵后抗戰(zhàn)的成果會重新喪失,抗戰(zhàn)大局會遭到嚴重破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