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帶領村民懸崖邊修出馬路 他是鄉(xiāng)親們致富的鋪路人
在新校園建起來之后,交通不便的現(xiàn)實又讓彭長明坐不住了。亮洞村雖然距離縣城只有不到10公里路程,但村民們一路上要過陡巖、爬溝坎、涉深水、鉆荊棘才能出山。彭老師急在心上:“寨里光有學校還不行啊,還得有條像樣的路,亮洞人的未來才會真正有希望!”
為了鼓足大家修路的信心,1992年,他個人帶頭捐款5000元,帶動鄉(xiāng)親們積極籌集資金、投工投勞。他和鄉(xiāng)親們一起測量路線,一起掄錘開石,一起挑筐運土,一起搬石砌坎。當時鄉(xiāng)親們都說:“有長明老師帶頭干,這路就一定能修成!”經(jīng)過8年的不懈努力,大家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2000年4月26日,一條10公里的盤山路終于修通,還在山谷河道上架起了一座40多米的大石橋,為村民們打通了一條民生通道。他硬是帶領村民們在懸崖上劈出了一條簡易的盤山馬路,打通了村民連接山外的簡易通道,村民們出山由原來的近3個小時縮短到1個多小時。
每天升起的國旗給了彭長明堅持下去的動力和信心。圖片來源:金黔在線
教好孩子,讓他們有走出去的希望是彭老師最大的心愿,此外,在他閑暇時想的最多的是村民怎樣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改變自己貧窮的生活現(xiàn)狀。
近年來,鎮(zhèn)里為村民引進了科技楊梅種植,可是由于不懂技術、不善管理,楊梅長勢并不好。彭長明找到縣科技局,請教楊梅種植的相關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他借此機會讓村民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F(xiàn)在,亮洞楊梅已經(jīng)為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利潤,而村民也會時不時提出讓彭長明幫他們找點技術方面的書籍看一看。這一切,只是源于彭長明的一顆赤子之心,他希望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能夠為更多的鄉(xiāng)親帶來富裕的生活。用村民們的話說,長明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引路人,也是山里的鋪路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