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憲法宣誓誓詞是如何出臺的?
對比草案和最后通過的《決定》發(fā)現(xiàn),誓詞由65個字增加到了70個字,并且?guī)滋幎加兄匾薷摹?/p>
“擁護憲法”改為“忠于憲法”
韓曉武參加了草案的起草,他說對比草案,“雖然只增加了5個字,但是確實從內(nèi)容上作了很大修改,我覺得這恰恰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民主的體現(xiàn)”。
圍繞上述草案的65個字誓詞,6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分組審議時展開了熱烈討論。
方新、蘇澤林、唐世禮、王明雯、遲萬春、徐顯明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都建議,65個字誓詞中的“擁護憲法”,應該改為“忠于憲法”。
徐顯明表示,65個字誓詞中有兩個“忠于”,“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我認為最重要的‘忠于’應該是‘忠于憲法’,應把‘忠于憲法’作為誓詞最重要的內(nèi)容來表述。‘擁護’是一種政治態(tài)度,表示贊成和支持。‘忠于’中包含著遵守和捍衛(wèi)的含義”。
徐顯明、蘇澤林、黃華華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還建議,65個字誓詞中的“履行憲法職責”,改為“履行法定職責”。“除了憲法以外,還有其他法律規(guī)定也是必須要執(zhí)行的”,蘇澤林表示。
委員劉政奎提出,“誓詞中的‘自覺接受監(jiān)督’,接受誰的監(jiān)督?可否明確為‘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
宣誓目標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委員辜勝阻建議,65個字誓詞中的最后一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努力奮斗”,改為“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為什么要這樣改?因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現(xiàn)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這八個字既是目標也是方向,同時是十八大提出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興國之魂,建設什么樣的國家,目標和方向是什么,應該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附議辜勝阻委員的建議”,同組審議的委員鄭功成說,“整個憲法所體現(xiàn)的內(nèi)容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宣誓詞還是明確一點更能振奮人心,因此,誓詞最后一句改為‘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xiàn)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似乎更好”。
歐陽淞、龔建明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張亞英建議,65個字誓詞中的“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挪到“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前面,“如果前面(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憲法職責)那一層意思是要擁護、要維護、要履行憲法,那么緊接著就應該是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再就是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張亞英說。
上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代表的建議,吸納到《決定》中,形成了法定的70個字憲法宣誓誓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