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會機構共同參與
美國主要通過立法的形式促進教育標準的制定和完善,政府不直接參與。從老布什政府頒布的《國家處在危機之中》調查報告,到當前奧巴馬政府的“力爭上游”計劃,美國在聯(lián)邦政府頒布的教育政策法規(guī)中,主要圍繞“公平”和“質量”展開,但具體標準的制定主要是由相關專業(yè)協(xié)會來承擔。
澳大利亞國家教育標準的制定機構大多獨立于政府,并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澳大利亞課程、評價與證書局是主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各州及領地高中證書的法定機構,負責中小學教育質量標準;技能質量署則負責制定職業(yè)教育與培訓的課程標準,以及舉辦者的資質標準;第三級教育質量和標準署是負責高等教育質量標準的機構。
英國教育標準的制定有皇家督學團、教育標準局、教育資格與課程管理局等機構。英國的教育評價督導機構最初是皇家督學團?;始叶綄W團設在原教育科技部內,屬于局一級機構,但主要負責人是副部長級。皇家督學團不僅是由政府官員組成的行政機關,更重要的是由教育專家組成的自治團體,是政府管理教育的參謀和助手。教育標準局是實施教育管理和教育質量監(jiān)控的一個獨立的政府部門,而教育資格與課程管理局則是獨立于政府與學校的中間機構。
質量標準是教育標準的核心
從各國教育標準的結構來看,質量標準都處于核心的地位。例如,美國的教育標準體系中,“共同核心州立標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該標準除了將標準分為“數(shù)學標準”和“英語言文學和歷史、社會學、科學、技術中的英語言文字綜合能力標準”之外,在制定該標準的過程中,還分為如下兩個序列:一個強調學生要為將來走向高一級的學府深造或步入社會工作做好相應的準備;另一個強調從初等教育到高中教育各階段的學生學業(yè)成就。
此外,各國從教育質量標準策劃到意見反饋,再到草案擬定,教師群體及其相應的組織,如美國教師協(xié)會、美國教育協(xié)會以及全美英語教師協(xié)會、全美數(shù)學教師協(xié)會等教師組織,都發(fā)揮著極大作用。
與其他標準的制定相比,教育質量標準強調詳細、嚴格、清晰、具體、可教和科學、可測量、連貫有序、分年級設置、符合國際通行標準等原則,使得標準具備了權威、明晰與可操作性等諸多優(yōu)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