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從觀望轉向升溫
3月1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出臺恰逢春節(jié)長假結束,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樓市近期都從觀望期逐漸升溫。
記者在北京朝陽區(qū)、海淀區(qū)多個傳統(tǒng)商品房小區(qū)看到,多家大型連鎖房地產中介均在大年初七就開始上班,就連一些中小房地產中介都沒有像往年一樣休息到正月十五。在他們看來,隨著政策進入倒計時,樓市似乎會有新的變化。
在北京多個商品房小區(qū),房地產中介客戶經理言必稱不動產登記,雖然大家對此看法不一,但是都承認3月份以來二手房市場成交確在上升。鏈家地產某門店主管趙先生說,很多業(yè)主對不動產登記出臺很緊張,降價賣房的人不少;另一家位于北京朝陽區(qū)某大型社區(qū)的房地產中介門店經歷告訴記者,3月7日、8日這個周末,其店內客戶經理一直在帶人看房,而房主節(jié)前掛出的不少低價房源已經在節(jié)后很快成交。
在上述現(xiàn)象的背后,從整體情況上看,去年以來四季度各地對限購政策、房貸政策和首套房認定政策進行調整,似乎正在成為國內樓市觸底的風向標,國內大城市二手房成交穩(wěn)步回升。北京市住建委的數(shù)據顯示,北京今年1月存量住宅簽約近1.3萬套,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因2月份春節(jié)因素不考慮,今年1月份是從去年11月以來,連續(xù)第3個月二手房單月成交突破萬套,北京二手房成交逐漸企穩(wěn)的趨勢已經明確。
部分房主忌憚不動產登記新政,但剛需仍是成交主力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雖然大規(guī)模拋售二手房的現(xiàn)象并沒有明顯出現(xiàn),但是業(yè)內普遍反映,由于預期不動產登記未來將成為長期化、制度化的稅收和反腐利器,不少擁有多套房的房主在不同程度上尋求將原先起到隱蔽財富作用的房產變現(xiàn)。
在濟南,一家“21世紀不動產”的經紀人小楊告訴記者,不動產登記政策即將出臺,對樓市人群短期心理影響較大,但就目前節(jié)后市場的入市量和交易量來看,受到影響的只是部分特殊房產,比如不明權屬或非法財產,數(shù)量所占比例很小,且多為高端或投資性物業(yè),對濟南二手房市場整體影響不大。在北京,有中介告訴記者近期確實有二手房降價出售,但是很難定性是“房叔房嫂”拋售,目前剛需更加青睞的中小戶型二手房仍然是市場成交活躍的主要因素。
對此,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林波認為,不動產登記短期內不會對市場造成實質性的影響。“鑒于不動產登記信息是房產稅等頂層調控機制出臺的重要數(shù)據基礎,因此業(yè)內有觀點認為不動產登記實施會加大存量房供應、抑制投資性需求,從而會平抑房價增速、甚至促成房價的下滑,但在我們看來卻并非如此。”林波分析認為,“今年一季度北京廣州等地也確實出現(xiàn)了高檔空置存量房加速出售的現(xiàn)象,對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但歷經一年之后,其影響早已由市場所消化、平復。”
多位市場人士預計,從房價漲跌的角度看,不動產登記政策的實施不會直接影響房地產的供求關系。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趙秀池認為,房價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的實施,是否對房價造成影響,取決于《條例》是否對房地產供求關系造成影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