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2月22日,烏克蘭政局突變,反對派全面掌權,前總統(tǒng)亞努科維奇夜奔異鄉(xiāng)。此后,克里米亞入俄,烏東戰(zhàn)火驟起,俄羅斯與西方大打制裁戰(zhàn),關系墜入冷戰(zhàn)后最深谷底。“2·22”事件因此成為烏克蘭危機的重要轉折。
今年的2月22日,當烏克蘭政府在首都基輔舉行獨立廣場事件周年紀念活動時,東部炮火依然未絕;更令人不安的是,危機一時還難見盡頭。
(圖片說明:2月22日,烏克蘭總統(tǒng)波羅申科(中)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參加紀念活動。)
殤之痛
烏克蘭鮮亮的國旗上,藍色代表湛藍的天空,黃色則是金色的麥田。然而,過去的一年,這面象征和平與豐饒的旗幟卻與基輔街頭燃燒瓶的火光以及東部荒野上焦灼的陣地定格在了一起。這個年輕的國家正遭遇獨立以來的最大悲?。簲?shù)千人喪命戰(zhàn)火、數(shù)十萬人背井離鄉(xiāng);而克里米亞與“失控”的東部地區(qū)則抹掉了它五分之一的經濟當量。
某種程度上,戰(zhàn)爭掩蓋了烏克蘭銳化的經濟矛盾??偫韥啿杉~克說,烏克蘭當前的任務就是“活下來”;如果普通百姓每月只有86美元的最低工資或是60美元的退休金,生存無疑非常艱難。不斷加劇的社會裂痕同樣令人憂心,當被俘烏軍士兵遭到東部百姓痛罵,民眾內部敵意清晰可見。
對俄羅斯而言,一切也并不輕松。雖然俄國內有樂觀情緒將當前困境視為從原料經濟向平衡經濟轉型的契機,但2015年,它仍要做好應對經濟萎縮3%、通脹保持兩位數(shù)高位的心理準備。克里米亞入俄使莫斯科獲得了一個穩(wěn)固的黑海戰(zhàn)略支點,同時也令烏克蘭加入歐亞聯(lián)盟更加渺茫。
歐盟的“失分”顯而易見,而且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從安全角度看,烏克蘭危機對歐洲安全秩序的沖擊具有轉折性意義,歐盟背上了更多安全負擔;從經濟角度看,它不但因制裁遭受了210億歐元的出口損失,且在經濟復蘇乏力之時還得出手救助烏克蘭。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去年年底吐露心聲:歐盟援助烏克蘭已接近能力極限。此外,讓歐洲人自己都覺得尷尬的是,歐盟內部并非團結一致。2月中旬,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布達佩斯熱情接待了普京,并坦言歐盟內部在對俄合作上的分裂是“根本性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