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梅 華中師范大學(xué)講師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fù)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quán)法律責任)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5/0214/802754.shtml
視頻專輯:http://416w.cn/2015/0214/802748.shtml
一、韓郎壯志欲吞天
司馬遷為韓信寫傳記,用了一個非常奇特的方式,沒有講他的出生年月,沒有說他的外貌長相,也沒有說他的家世背景,只是很輕描淡寫地說到:“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這句話是說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
接著就開始講述韓信的三個小故事了。“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布衣就是普通老百姓,就是說韓信開始作為普通老百姓的時候很貧窮,并且沒有自己擅長的技藝,這個“無行”是指沒有自己的擅長。接著就說到他不能因為特別的擅長來推薦做公務(wù)員,又不能去經(jīng)商養(yǎng)活自己,這時候有一個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大概對他心存憐憫,于是韓信就常常去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家里“寄食”,也就蹭飯。蹭飯的次數(shù)很多,亭長的妻子就有點討厭他了。亭長的妻子想了一個辦法,就改變了作息時間,早早的就把飯煮好,躲在被窩里面吃掉。等到吃飯的時候,韓信到他家里來,早已經(jīng)是盆空碗凈。韓信是何等人也,哪能看不明白,所以就“怒,竟絕去”。非常生氣,然后就離開了。這是第一個小故事。
當然了,憤怒不能當飯吃。雖然他很生氣,離開了,但還得自己找飯吃。于是就講了第二個故事,釣魚城下。他在城下釣魚,有幾個老大娘在這個地方漂洗絲綿,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老大娘漂洗完畢。韓信很開心的對她說,我一定要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這個大娘這時候很生氣地說,你作為一個大丈夫,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但是韓信是說到做到了,后來當韓信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賞賜千金給老大娘。這是第二個小故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