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輪油價下跌是石油產業(yè)的周期性循環(huán)還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分析之后,我們認為本次的油價下跌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自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經歷了多個周期變化,每6到10年為一個周期,每個周期都對市場的結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次油價下跌是有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的,其中很多結構性的因素難以在短期內消除,所以我們說全球的石油行業(yè)或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首先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峰值可能已過,今后全球石油需求仍然會穩(wěn)步上升,但增速很可能不會超過前10年的速度,原因是發(fā)達國家石油消費下降了,多個國家取消了石油的補貼來推動替代能源的發(fā)展,中國經濟增速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tài),印度等國的增長規(guī)模也不大。綜合這些因素可以看到石油需求的增長會穩(wěn)步上升,但增速不如以前。中東產油國的壟斷地位也將會打破,原因是非OPEC國家的頁巖油、頁巖氣技術取得突破,并且在持續(xù)進步,巨大的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以及大量中小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都促成了對中東產油國的壟斷地位的打破,使石油產地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石油市場與經濟也有了更緊密的一個聯(lián)系,石油市場進入了一個低迷和不確定性的階段,影響油價的因素越來越多,但是單個因素的影響力相對減弱。
第四方面就是亞洲市場的重要性在增強,美國對外依存度相對在降低,歐洲的經濟萎縮需求在萎縮,亞洲的需求持續(xù)在增加,因此亞洲市場成為越來越多的石油供應商角逐的對象。
五、油價大跌給中國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zhàn)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如何應對?如何化危為機?增加我們的機遇克服我們的挑戰(zhàn)。
一、我們感覺低油價是中國設立上海原油天然氣期貨的機遇。WTI也好、布倫特也好,他們在美歐市場的這種代表性地位,隨著亞洲市場的崛起而下降。而亞洲來看缺少一個原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指數,標桿價格。在買方市場的形勢下,中國石油的話語權不斷增大,天然氣的話語權也不斷增大,這樣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
二、低油價給中國消除化石能源的補貼,放開天然氣價格管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2014年11月澳大利亞舉辦了G20峰會上,中國重申了應對氣侯變化,減少化石能源補貼的承諾,現(xiàn)在油價和氣價都下跌,對中國放開天然氣價格改革,進一步加大價格改革的力度,放開價格管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
三、低油價對我們國家補充戰(zhàn)略石油儲備提供了機遇。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在進一步增加我們的石油儲備。
但同時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
首先就是節(jié)能減排的經濟動力可能會減弱,需要一些適當的機制把低油價的好處還利于民,但同時也要能夠保證對節(jié)能減排的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就是我們要進一步的關注中國能源安全,因為它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首先石油出口國可能會出現(xiàn)新的經濟社會危機,供應中斷的風險不可低估,我們也剛剛知道沙特的國王不幸逝世,這對市場又帶來了新的變化,能源投資減少也會影響到未來的石油供應能力,對對中國能源安全構成威脅。
第三個方面美國能源愈發(fā)獨立,他們在氣侯變化談判方面將具有更主動的地位,所以我們要更加關注國家的能源安全,那么下面我就來講一講中國能源安全。
對于能源安全的定義有一個演化的過程,在上世紀70年代初,能源安全是指應對能源危機減少石油供應的對外依存度,做好應急準備,保證石油供應,然而隨著能源市場的演變,能源安全的定義在逐步拓寬,現(xiàn)在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源安全是包括石油、天然氣和電力所有能源的供應安全。
二、能源安全是能源生產與消費國合作的產物,特別是突出的是國際、國內能源市場穩(wěn)定,運行對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環(huán)境問題成為能源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能源安全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靠一個國家無法解決。
那么新的能源安全的觀念的核心是保障隨時隨地有數量充足、價格合理、品種質量都符合用戶要求,也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能源供應。能夠為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提供可持續(xù)的動力和支撐。那么能源安全已經從一個單邊行動轉變?yōu)槎噙吅献鳎瑥恼刂品峙滢D為依靠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穩(wěn)定運作,從只重視擴大能源生產,轉變?yōu)殛P注能源供應鏈上所有的設施,從只注意供應鏈的保障,轉變?yōu)榧戎匾暪?,也同時關注需求側的控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