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建設什么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政法機關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推動依法治國進程中,承擔著法律實施、法律保障、法律服務和弘揚法治精神等重要職能,應當走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前列,自覺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排頭兵,切實發(fā)揮主力軍作用。
一、把握根本,做法治道路的堅定捍衛(wèi)者
走什么路,舉什么旗,定什么制,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方向性問題,即依法治國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與西方資本主義法治道路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其核心要義即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這是最為根本的原則性問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最為根本的制度性保障;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這是最為根本的行動指南。只有牢牢把握這三個方面的根本屬性和方向要求,才能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法治道路。政法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quán)機關,是黨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在這一重大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切實肩負起捍衛(wèi)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職責和使命。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做到思想過硬。一個人的脊梁不是骨頭而是精神,一支隊伍的脊梁不是強盛而是靈魂。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法隊伍的政治靈魂,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干警,要不斷“充電”“補鈣”,用理論的清醒保證政治上的堅定,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永葆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執(zhí)著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二是堅持黨的領導,做到政治可靠。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毋庸諱言的一個基本前提和根本屬性,是保證政法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最大“壓艙石”。政法機關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從政治上把握大局、判斷形勢、分析問題,無論是工作思路的定向還是工作目標的定位,無論是推進司法體制機制改革還是各項工作創(chuàng)新,都要堅持把黨的領導置于首位,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既講法律,又講政治,始終做到改革不改向、變革不變色。
三是牢記宗旨,做到執(zhí)法為民。我國法治建設中,黨的領導是關鍵,人民當家作主是目的,依法治國是途徑。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區(qū)別于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所在。人民當家作主的要求落實到法律實施層面,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quán)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政法機關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筑牢為民宗旨,回應人民期待,轉(zhuǎn)變工作作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zhí)法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