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系。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相當復雜的問題,需要進行具體分析。周恩來同志說過:“毛澤東同志說,它是兩頭好,中間差。兩頭好,也有一些問題;中間差,也不是一無是處。”這是一個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論斷。
“兩頭好”,包括它的早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共產國際都起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對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共產國際的這種幫助十分重要,但確實也有一些問題。共產國際對中國的實際情況了解太少,派到中國來指導工作的代表很多并不高明,大革命的失敗同他們指導中的錯誤有重大關系。
“中間差”,主要是指土地革命時期我們黨內三次“左”傾錯誤都同共產國際有關。第一次“左”傾錯誤集中體現在1927年11月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會議通過的《中國現狀與黨的任務決議案》中,認為“現時全中國的狀況是直接革命的形勢”,向全黨提出“創(chuàng)造總暴動的局面”的任務。這個決議案是在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指導下起草的。第二次“左”傾錯誤(就是“立三路線”)也直接受到共產國際十次全會大力開展反右傾斗爭和共產國際給中共中央四封指示信的影響。指示信說:“中國進到了深刻的全國危機底時期。”“現在已經可以開始、而且應當開始準備群眾去用革命方法推翻地主資產階級底聯盟,去建立蘇維埃形式的工農專政。”當然,共產國際在這段時間里也不是一無是處,如中共六大在共產國際指導下指明的中國革命性質、形勢和策略方針是基本正確的。由于中國共產黨當時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共產國際對它不僅有巨大的思想影響,而且有嚴格的組織約束,重大問題必須執(zhí)行它的指示并經過它批準,要突破和改變這種格局極為不易。
為什么盡管“左”的錯誤多次在中共中央居于支配地位,但中國內部仍能出現并發(fā)展起一批從中國實際出發(fā)、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成功范例?那是因為不少在第一線做實際工作的領導人在實踐摸索中積累起新的經驗和認識,逐漸明白:只有這樣做才能生存和發(fā)展,否則只有走向滅亡。而當時中共中央一直留在中心城市上海,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工作方面,同根據地的通信聯系十分不便,因而干預比較少。
這樣就逐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內兩種不同指導思想之間的根本分歧。
矛盾的激化
從1931年1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起,“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取得統(tǒng)治地位。在推行“左”傾教條主義錯誤方面,比起前兩次嚴重得多,所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時間也長達4年之久。
剛從蘇聯回國不久、缺乏實際革命經驗、只會搬用那些書本教條來嚇唬人、主觀主義地發(fā)號施令的王明等人,得到共產國際代表和遠東局更大的支持,成為中共中央的主要領導人。他們自稱“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提出要“為中共更加布爾什維克化而斗爭”,把不顧敵我力量對比實際情況的“進攻路線”稱為“國際路線”,極端夸大革命力量,把反動統(tǒng)治勢力看得不堪一擊,認為革命和反革命之間已到了決戰(zhàn)階段;而把堅持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fā)、趨利避害、靈活機動從而取得一系列反“圍剿”戰(zhàn)爭勝利的正確主張斥為怠工、逃跑的“右傾機會主義”,進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他們有系統(tǒng)地向全國各地派遣中央代表、中央代表機關或新的領導干部,來貫徹他們的“反右傾”斗爭。
1933年初,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央由于在城市工作中遭到嚴重失敗,被迫遷入中央蘇區(qū),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一切大權。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他們在反對“羅明路線”的口號下,嚴厲打擊、排斥以至懲辦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堅持根據地歷來實行的正確主張的各方面領導人。毛澤東同志被剝奪黨、政、軍各方面的領導權,處于“靠邊站”的地位。由臨時中央召集的六屆五中全會是第三次“左”傾錯誤發(fā)展的頂點。會議盲目地判斷“中國的革命危機已到了新的尖銳的階段——直接革命形勢在中國存在著”,說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即是爭取中國革命完全勝利的斗爭”,說這一斗爭將決定中國的“革命道路與殖民地道路之間誰戰(zhàn)勝誰的問題”。在軍事上,共產國際遠東局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經驗和從蘇聯軍事學校學來的條條硬搬到中國來,反對游擊戰(zhàn),硬打陣地戰(zhàn),同強大的敵人死拼。這種“左”傾錯誤氣焰之高、打擊異己手段之狠,在黨以往的歷史上不曾有過。盡管黨和紅軍中一些領導人仍提出不同意見,但并不能扭轉和改變這種狀況。最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
這是中國共產黨繼大革命失敗后一次最重大的失敗,使黨和紅軍面臨極端嚴重的危機。但長征開始時,黨和紅軍的領導權仍掌握在“左”傾教條主義者手中。他們不顧周圍的實際情況,采取直線式行軍,又導致搶渡湘江時的慘重損失。進入貴州時,紅軍已處在千鈞一發(fā)的生死關頭。如果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黨和紅軍必將被完全斷送。事實是最好的教員。矛盾的激化也表明,長期存在的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黨和紅軍中大多數人在慘痛的事實教育下,認識到再也不能照那條錯路繼續(xù)走下去。這時,同共產國際聯系的電臺已在過湘江時被敵機炸毀。遵義會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完全獨立自主地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歷史性決斷的會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