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結歷史經驗階段(1943年10月至1945年4月)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高級干部進一步研究和討論黨的歷史問題,延安整風由此轉入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整頓三風的基礎上,對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黨史上幾次大的路線錯誤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并做出結論。當時,廣大干部主要圍繞《六大以來》、《六大以前》、《兩條路線》等黨史文件匯編,展開了熱烈的學習和討論,同時還先后召開了多次座談會,毛澤東也做了《學習和時局》的報告,針對同志們存在的一些疑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些學習和討論,大家普遍提高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端正了思想方法和政治路線,更好地認識黨史上的重大路線是非問題,從而使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達到了空前團結和統(tǒng)一,為奪取抗日戰(zhàn)爭和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充分討論和反復修改的基礎上,1945年4月20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系統(tǒng)總結了黨在各個時期的經驗教訓,對黨史上的若干重大問題做出結論,并且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杰出貢獻。至此,延安整風勝利結束。
三、延安整風的深遠影響
延安整風歷時三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對后來的歷史發(fā)展尤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一)破除了對共產國際指示的迷信,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
延安整風前,教條主義在黨內有著深厚的思想基礎,許多人把蘇共經驗和共產國際指示奉為金科玉律予以照搬照抄,甚至不惜犧牲我們自己的民族利益。通過整風學習,全黨來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出現(xiàn)了建黨以來最大規(guī)模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高潮,并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重新認識中國革命的歷史問題與現(xiàn)實問題。這樣,就使廣大黨員和干部逐漸從教條主義的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從根本上端正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進一步明確了必須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歷史已經證明,經過延安整風運動,我們黨初步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克服了長期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和絕對化的錯誤傾向,掃清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障礙,極大地推動了它的歷史進程。
(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在延安整風前,盡管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問題上已經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但是由于教條主義的干擾,其理論家地位并沒有被人們普遍認可,毛澤東思想也沒有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而正是經過延安整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才在七大上得到正式確立。
(三)開創(chuàng)了以整風進行黨的思想建設的方法,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
我們黨在歷史上曾經開展過多次反對“左”、右傾錯誤思想的斗爭,但由于方法不妥當,“一方面,沒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徹底了解當時錯誤的原因、環(huán)境和改正此種錯誤的詳細辦法,以致后來又可能重犯同類性質的錯誤;另一方面,太看重了個人的責任,未能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工作”。有鑒于此,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通過開展整風來解決黨內思想問題的辦法,這是對黨的建設學說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實踐證明,延安整風的這一方針是完全正確和行之有效的,不僅在當時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