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要求立法民主。依法治國的法必須是良法,而不是惡法,做到這一點,需要立法民主。國家所制定的法律要符合憲法的精神,體現(xiàn)人民的公意?!稕Q定》強調(diào)民主立法,因為只有民主的立法才能保障體現(xiàn)人民的公益,立法民主是法治國家的立法實踐,是制定良法的基礎。憲法是民主的產(chǎn)物,也是對民主的切實保障。
依法治國需要法制完備。沒有憲法統(tǒng)帥下的統(tǒng)一完備的法律制度,就不可能談及執(zhí)法、司法、守法、法律監(jiān)督,乃至更多的方面。依法治國所依據(jù)的法律制度的類別要齊全,所依據(jù)的法律之間不得存在沖突。憲法是母法,是一國的根本大法,它直接決定著治理國家的法律價值。
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這是憲法的最高價值追求。法律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為終極目的,憲法所確定的基本社會制度、基本原則、國家基本框架和公權力分配體系,就是為了更好地約束公權力,從而更好地保障公民基本權利。依法治國要求國家的公權力能夠嚴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使,一絲不茍。而只有做到依憲執(zhí)政,才能保證立法民主,保證法律具有良法屬性,讓社會的法網(wǎng)既不能太緊,又不能太松,本國公民才能在法治的秩序下自由活動與生存。
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可見執(zhí)政黨對依法治國非常之重視。而只有樹立憲法的權威,用憲法的精神指導法治國家建設,才能使四中全會《決定》所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中國未來的法治之路也將越走越寬闊。
(作者系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憲法行政法教研室主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