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這一重要決定,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憲法實施,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設立國家憲法日是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有力舉措,是進一步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一個必要步驟,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黨的主張及時轉變?yōu)閲乙庵镜囊豁椫卮髮嶋H行動。有利于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樹立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進一步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捍衛(wèi)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設立國家憲法日不是單單設立一個紀念日或者節(jié)慶日,目的是更好地在全社會弘揚憲法精神,更好地保證憲法的實施。時下,我們國家設立的紀念日、節(jié)慶日和主題日數(shù)量不少,但能夠有效發(fā)揮作用、對民眾日常生活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并不多。基于此,國家憲法日的設立只是第一步,通過這一載體,讓憲法精神深深植根于社會,真正滲透到每一個公民的生活之中,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要想讓國家憲法日真正發(fā)揮出應有作用,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舉行憲法宣誓活動。在國家憲法日這一天,各級人大常委會組織本年度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集體向憲法宣誓,宣誓擁護憲法,維護憲法尊嚴。當然,這一集中性宣誓活動并不影響新當選國家工作人員在任職前的宣誓活動。
實施憲法日公民休假制度。將國家憲法日和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同等對待,普通公民在這一天放假休息,使憲法和公民的幸福結合在一起。在設立憲法日的國家,比如日本、挪威等國家,都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國民在憲法日放假一天。他們的這個做法值得借鑒,其法治意義在于讓憲法變成人民的生活方式,對于憲法文化的形成必有較大的推動。對于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這一天則要履行特殊義務,就是要放棄休息而宣傳憲法。要進入學校、商店、車站、街頭,采取多種形式去宣傳憲法,重點宣傳憲法中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以及憲法對于保障公民權利的意義等,讓普通百姓和憲法親近起來。
公布憲法解釋文本,發(fā)布重大憲法案例。在法治發(fā)達國家,憲法解釋機關發(fā)布憲法解釋文本,憲法監(jiān)督機關公布憲法案件審查情況,都會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根據(jù)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我們今后將加強憲法解釋和憲法監(jiān)督工作,憲法解釋和違憲審查工作都會啟動。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憲法解釋文本或者公告憲法案件審查結果,均選在當年的國家憲法日。國家有關部門也可在這一天,評選和公布當年的重大憲法事件。
表彰為憲法實施、宣傳和教學等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每年組織評選一批在憲法實施、宣傳和教學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在國家憲法日這天進行表彰。對于貢獻特別突出的,可以按照憲法的規(guī)定,經(jīng)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作出決定,由國家主席授予榮譽稱號,給予表彰。
組織憲法學習和專題座談交流活動。國家領導人在這一天要集體學習憲法,并且參加憲法實施情況等專題座談會、交流會;地方各級人大、政府領導人員也要參加相應的學習活動和交流活動,引領全體國民自覺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尊嚴。
同時,我們還應當考慮借鑒國外經(jīng)驗,在設立國家憲法日的同時,籌建國家憲法紀念館。建立憲法紀念館也是世界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美國1732年就在費城建立了紀念獨立宣言的合眾國憲法“獨立館”,2003年又建立了國家憲法中心;日本1958年建立了明治憲法紀念館。我們也應當考慮建立國家憲法紀念館,保存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及四次憲法修正案形成過程的有關資料、文獻、照片、圖片、證件、錄音、錄像、文物等原件及其復制件,并且設立憲法墻,鐫刻憲法全文。憲法紀念館設立后,每年在國家憲法日公布和展出新近收藏的相關資料,國家組織的憲法宣誓活動也可以安排在這里舉行,使其成為宣傳憲法、傳播憲法精神和理念的一個重要載體。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