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黨建> 正文

高中華: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及其革命道路的開辟(2)

所以我們今天來總結近代中國的道路,也給我們提供一面鏡子,反思的鏡子。為什么失???我總結了這樣幾個原因。第一,綱領不明。大家想想,洪秀全想借助西方的宗教教義對抗清政府,可能嗎?后來義和團搞了一些地方的教門,念了經書以后刀槍不入,也不現實。第二,政黨松散。孫中山創(chuàng)立了同盟會,還有很多其他的派別,派別林立。第三,上下分離。洪秀全搞革命,1851年起義,1853年就進了南京,1856年兄弟們鬧翻了,天京內訌,幾個共患難的兄弟相互殘殺。第四,派系復雜。比如當時的國民黨來自于不同的省份,也是派系復雜。

所以我們總結失敗的歷史,也會給我們今天提供很多反思的空間。我們講戰(zhàn)亂頻仍,民生凋敝,喪權辱國,成了舊中國長期無法消除的病癘。這個病已經病入膏肓了,它不是單純所謂的東亞病夫,不是一個人的身體不強壯,不健康,而是這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了。所以后來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的武昌起義,一舉推翻清政府,大廈將傾,一推就倒。但是最后的北洋政府怎么樣?袁世凱又想當皇帝,所以魯迅先生說過,中國人的官癮實在太深了,帝制思想并沒有隨著一個清王朝的倒臺而倒臺。整個思想不去清理掉,制度很難去創(chuàng)新。

我們黨就產生在這個時期,迎難而上。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有什么條件?我這邊總結了四個因素。重點是思想的因素,先進思想的傳輸是重要的因素。一個人要不斷學習,學習新的思想。第二,看到了我們的近鄰,當時的俄國發(fā)動了一場無產階級革命,發(fā)動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人那么少也成功了,那么我們也能夠成功。成功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第三,靠誰?當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是依靠工人成功的,那我們靠誰?我們中國有一些工廠,工人開始罷工了。第四,這種思想,這種力量,怎么結合?1919年發(fā)生了五四運動,就在北京。而且在那個活動中,實現了多種力量的融合。

我們看看這幾個因素是怎么先后影響到中共創(chuàng)立的。早年的時候,我們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輸是逐漸引起重視的。因為我們這個黨是馬列主義指導下成立的無產階級政黨,那肯定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怎么傳過來的?我們就談談新文化運動。在1915年前后的時候,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兼容并包,什么思想都可以在北大講臺上去講述。當時主要是一種知識界傳輸,但是到1917年以后,馬列主義等西方學說開始傳到中國來。瞿秋白,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他曾經評價清政府的垮臺有兩大意義:第一,皇帝倒了,第二,辮子割了?;实鄣故且粋€人倒了,辮子割了是幾億人的辮子割了。清朝垮了以后,馮玉祥集合他的部隊,早晨早操晨練,站了幾排,讓第二排的給前一排的士兵剪辮子,士兵是抱頭痛哭,辮子能夠剪嗎?這叫思想的頑固性。所以新文化運動,不僅對文字,對思想的沖擊,馬克思主義也在這個時候傳進來了。所以清政府的垮臺是一個思想的突破口。知識界的新文化運動又為馬列主義的傳輸提供了思想解放的條件。

誰來傳輸這個功能?中國留學生,大家不要忽視這個群體??涤袨?、梁啟超變法的時候,變的什么結果?其中一個結果就是取消科舉。從隋朝有科舉考試,清朝還沒有滅亡,科舉取消了,條件好的送孩子到國外留學,有的時候家族募集款項,希望這個家族能出一個人到國外留學。所以1906年的時候,到日本留學的人已經有1.2萬了。五四運動以后,留學日本的人更多,但是也開始有人到歐洲留學,包括周恩來、陳毅、鄧小平也都留學法國,當時留學法國的人數達到了1600人。1920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了,大批的人又開始留學蘇聯。所以這些人是成功向中國傳輸馬列主義的重要團體。

思想的傳輸有一個過程,有一個傳播、接受、再宣傳、再接受的過程。誰先提出這種先進文化的呢?誰先來傳播這種先進文化的呢?誰是傳播火種的人?誰先有了思想的轉變呢?我們介紹這樣幾個群體。第一個群體,我們稱為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一個是李大釗先生,另一個是陳獨秀先生。這兩個人性格不太一樣。李先生比較溫文爾雅,他曾經留學日本,讀法學,回國以后受到當時北京大學名教授章士釗推薦出任北大圖書館主任。陳獨秀這個人性格比較剛烈,他早年也曾經留學日本。這兩個人在北大傳經布道,在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第二個群體,骨干。有哪些人呢?毛澤東、鄧中夏、惲代英。毛澤東、鄧中夏是湖南人,惲代英是湖北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兩湖一川人有重要的歷史貢獻。毛澤東當時為了能夠幫助湖南人去勤工儉學,到法國留學,他就專程到了北京,到湖南籍的一些名士家里,包括跟章士釗借一些錢,他自己不出國,幫助一些湖南人出國,他通過楊昌濟介紹,在北大圖書館做管理員,看了不少書,出了不少好報告。所以這些人逐漸成為左翼骨干。

我們看一下1936年毛澤東當時和美國記者斯諾談到他早年兩次去北京,他說:“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于俄國所發(fā)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熱切地搜尋當時所能找到的極少數的共產主義文獻的中文本。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的心中,使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就一直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中文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考茨基的《階級斗爭》;以及柯卡普著的《社會主義史》。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經在理論上和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而且從此我也自認為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人是需要信仰的,只有有了信仰,就有了明燈,才會有無止境的奮斗的力量。

第三個群體,那就是信仰馬克思主義而傳播真理的留洋學子。有哪些人呢?蔡和森、向警予、張申府、周恩來等,他們早年到法國留學,包括陳毅、朱德也曾經留學歐洲,還有鄧小平,因為當時他們覺得歐美是傳輸馬列主義的源頭,不遠萬里而來,勤工儉學,晚上自己拿著字典翻看《共產黨宣言》,受益匪淺。

第四個群體,就是老同志,早年跟著孫中山搞革命,武昌起義、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搞了一次又一次,但是都失敗了,我們叫逆境中轉變信仰的辛亥志士。有誰?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董必武同志后來回憶他為什么從信仰三民主義轉變到信仰馬列主義,他說過去和孫中山一起搞革命,真的是路子不對頭,總是靠軍閥,革命發(fā)展了,孫中山掌握不住,結果讓別人搞去了。于是我們開始研究俄國的方式,因為我們從俄國的經驗中借鑒了搞群眾運動的方法。董必武建國以后也是國家領導人,是共和國的代主席,包括林伯渠,人民政府秘書長,吳玉章建國以后出任人民大學校長,威望、德行都令人敬佩。

我們稍微總結一下,他們之所以選擇了這種先進的理念,是有著三個重要的強烈反差,一比較出來這個結果了。中國在近代史上越戰(zhàn)越敗,什么樣的小國家都來分一杯羹,都能從中國得到割地和賠款。但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成功了,資本主義世界一片頹廢。當年周恩來和他們到歐洲去考察,看到一戰(zhàn)以后歐洲失業(yè)嚴重,本來中國的留學生、華工是到歐洲去求學,去打工,但是歐洲人都在失業(yè),滿目蒼夷。而俄國十月革命后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所以俄國的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中國人民新的啟示。  

我們看看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科學性,我們不要把馬克思主義想得太遙遠,它與中國本土文化也是相通的。當時傳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不是像現在一樣全盤的、系統(tǒng)的、完整的、規(guī)范的傳輸。當時傳入的是什么?我們當時是從日本那邊翻譯過來一些馬列經典,唯物史觀,社會主義是方向,階級斗爭是方法,當時馬列主義也開始關注關心中國現實,他們也分析中國的社會性質。列寧說你們中國是個半殖民地國家,你們沒有被一個國家占領,但是多國占領你們,你看你們上海,上海有英租界、法租界,是多國共管的一個地方,是半殖民地。而且中國是落后的半封建的農業(yè)國家。所以列寧的這種分析使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感觸非常深。

但是這個黨是什么黨?工人階級政黨。因為當時俄國革命是靠工人暴動十月革命成功的。當時工人一擁而起,進入了沙皇皇宮,推翻了舊的政府。我們中國有沒有工人階級?有。因為近代以來,很多帝國主義,包括我們自己的企業(yè),既有官辦的,商辦的,也有洋企,也有國企,也有私企,也有民營企業(yè),但是數量比較少。最最主要的是我們的工人階級有兩大特點,我總結為這樣八個字:第一,兩手空空。上班的時候搜腰包,下班的時候搜腰包,工資又少。第二,空前集中。農民是松散的,工人做工是整齊的。兩手空空體現在什么地方,窮到什么地方?第一,工資微薄,物價很高。戰(zhàn)爭那么大,政府拉兵拉餉,征兵拉夫,肯定物價很高。第二,包工剝削。第三,同工不同酬。當時在上海、武漢的一些兵工廠里面,企業(yè)里面也有一些印度的傭工,印度的工人拿的工資超過我們的,同工不同酬。第四,失業(yè)恐慌。工資那么低,工人都怕失業(yè)。第五,勞動強度大,惡性事故多。煤礦經常瓦斯爆炸,連基本的生命生存都保證不了。這種情況下怎么樣?看一下這個圖,每年罷工次數在增加,雖然早期的罷工是為了生存,提高工資,但是,1850年到1894年,中國罷工次數全國54次,每年罷工1.3次。1895年到1913年,273次,平均每年罷工14.3次。1914年到1915年,五年期間罷工185次,平均每年罷工30.8次。原來不敢斗,也不想起來斗,現在敢斗了,這就是一個轉變。而且工人的人數,從1840年幾萬人到1919年的200萬人。這又是一個變化,人多了,人多了就敢斗,敢斗就敢提條件,提要求。

毛澤東同志看到了到底誰能夠引領革命走向成功?他說中國因經濟落后,故現代工業(yè)無產階級人數不多。工業(yè)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

大家知道,1919年五四運動,上有骨干,中共創(chuàng)始人,很多人參加過五四運動,下有力量,工人階級隊伍在不斷壯大,喚醒覺悟、先進思想的傳播、得到外援,在五四運動期間,共產國際發(fā)來了聲援電,這個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鄧中夏的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當然不是偶然的,它是俄國十月革命后中國工人運動的產兒。所以這是步步相扣的。這是我們講的一個基本的背景。

責任編輯:楊婧雅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