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變政府職能
轉變了政府職能腐敗的機會就得減少,這是它第一個好處。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如果不算開頭、結束語,一共是16個部分,前7個部分都是講經濟改革的。為什么說轉變政府職能會使腐敗減少?怎么預防?著眼點、發(fā)力點在哪兒?就在這兩個地方,一是減少滋生腐敗、職務犯罪的機會條件;二是眼于人的心理和他的犯罪動機。
現(xiàn)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它解決的是什么?就是滋生腐敗的機會條件。只要我們好好改革,機會條件就減少了,說白了就是源頭治理,減少產生誘發(fā)腐敗的土壤,能起到這個作用。轉變政府職能,《決定》指出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什么要處理這個關系?因為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政府現(xiàn)在干了好多事,干預的太多,該監(jiān)管的還不到位,這兩個毛病都有。為什么會這樣?咱們簡單舉一個例子,很多地方政府發(fā)展經濟。怎么辦?給各單位派指標,招商引資,哪個干部弄來多少錢還可以給個官,要提職。上次我去一個地方住到一個酒店,接待我的同志說這個酒店就是我引進的,也不知道是多少錢蓋起來的,然后給了我一個紀委副書記當,原來他不是這個官,一下就給提起來了。這么蓋完一個酒店,如果里面賣淫嫖娼,如果他偷稅偷漏,政府管起來力度就不夠。再有違法的事,好不容易費那么大勁蓋起來這么一個東西,再把它給查了,就不忍心了。干預太多、監(jiān)管不到位就有這個毛病。怎么辦呢?盡量的減少審批事項,該取消的,只要市場能調整的,政府就別審批了。去年我們抓了國土部一個干部,各省每年都要申請計劃外用地,跑步進京向他們那兒報告,我們這兒申請多少,誰都不空手來,都帶著錢。最后一審,10萬塊錢以下審不出來,為什么?真記不住,拿5000都不算什么。10萬塊錢以上還能記住幾個,10萬以下一律記不住。后來我在公安局給他辦手續(xù)的時候,警察就說這個崗位害人。你說這個崗位一上班誰盯得住,權太大不是好事。現(xiàn)在怎么辦?減少審批事項。
像這個案例,這位區(qū)計委,當然現(xiàn)在計劃經濟委員會沒有了。全區(qū)要想有基本建設的項目,都得上他那兒去審批,最少是備案。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的權力就很大了,都哈著他。然后拿著再到市里面去審批,市里面有一些撥款下來以后,放在他的帳號上,一時不下發(fā),又生出了很多利息,好像是58萬的利息,這個錢就沒人管了。只要審批一多,就容易在里面做手腳。
權力有的時候真不是好事。講個案例,十幾年前福建省詔安成立了一個非法組織,叫大公家。怎么回事?當?shù)卦旒贌?、假酒這些人成立一個協(xié)會叫大公家。幾十人不都是想造假嘛,想造假得先把工商、稅務等亂七八糟的部門給拿下。怎么辦?成立一個行賄組織,他們有章程、活動地點、會議經。他們還有一個三人行動小組出面去送錢,一年多的時間里拿下了咱們20多個干部。那都是審批的緣故,如果把審批減少一點,他們也就沒有這個行動了,也就用不著了。所以權大了不行,我們要減少審批事項。但是話說回來,不可能什么都不審批。政府畢竟有政府的職能,有一些還得管著。對于那些必須保留的審批項目怎么辦?規(guī)范管理,提高效率。管理不規(guī)范,什么情況下能批,什么不能批,不告訴人家或者說效率太低也不行。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就說了我們現(xiàn)在改政府職能,它的好處有“四個有利于”,其中一個就是有利于抑制消極腐敗現(xiàn)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