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需多方合力
代表委員帶著百姓的心聲走進人民大會堂,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他們的聲音會得到各方回應,條件成熟的很快會“從紙上落到地上”。全國人大議事規(guī)則規(guī)定,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交由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處理,并負責在大會閉會之日起3個月內,至遲不超過6個月,予以答復。提案方面,《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規(guī)定,提案經(jīng)審查立案后應當及時交辦。全體會議期間的提案,通過召開承辦單位會議集中交辦;閉會期間的提案,隨時交辦。承辦單位對交辦的提案,如確有不屬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的,應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退回,以便提案委員會重新確定承辦單位。
一些代表對議案辦復的追蹤有一股特別的韌勁。來自云南代表團的90后代表鐵飛燕很關注學前教育,去年全國人代會期間,她就此提交了議案。去年7月教育部對鐵飛燕給予了回復,鐵飛燕說:“當時的答復太宏觀,沒有具體措施,我不太滿意。”今年2月,教育部再次就議案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補充答復。“這次好了不少!”鐵飛燕說,“調研需要時間可以理解,希望承辦部門今后盡量壓縮回復的時間。”今年的會上,鐵飛燕再次將注意力落在教育領域,“即便建議不被采納,也希望教育部門給個說法,告訴我們什么時候有可能落實。”
去年全國政協(xié)會議期間,張周平等委員就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呼吁,隨后全國政協(xié)提案工作委員會將其轉給水利部辦理。去年7月10日,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派人與張周平等委員面商、專題研究。
今年3月9日,張周平委員在駐地告訴記者:“如果調水成功,西北地區(qū)至少新增2億畝耕地,有利于國家糧食安全,也有助于防治風沙,保護生態(tài)。”
民生事業(yè)關系百姓切身利益,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來自云南代表團的段秀英代表這次提交了4份建議,其中一份希望為獨龍族、怒族等人口特少民族開設專門初中、高中班,每年培訓一定數(shù)量學生,幫助他們成長為民族人才。“正常情況下應該在今年6、7月收到反饋,這正好是當?shù)氐恼猩竟?jié),希望這件事今年能落到實處。”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10日 16 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