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今年兩會的最大關鍵詞。凝心聚力,暢想未來,代表委員矚目改革、熱議改革。
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營改增”在全國推開,從廢止勞教制度到放開“單獨兩孩”,從“老虎”“蒼蠅”一起打到完善干部考評制度……過去一年,中國改革足音鏗鏘。循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擘劃的宏偉藍圖,全面深化改革一路闖關奪隘,給力政策密集出臺,60項改革目標啟動實施過半。
伴隨兩會啟幕,中國改革站上新的歷史起點:步入“深水區(qū)”,注定會有險灘;啃下“硬骨頭”,需要壯士斷腕。只有堅定信心,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拿出更大的果決和勇氣,才能突破利益藩籬,沖破思想障礙,為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不竭動力。
蹄疾步穩(wěn),一馬當先,萬馬奔騰。2014年,改革再出發(fā),春意正暖人!
經濟體制改革
行政審批制度
新聞回放
2013年4月24日,國務院取消71項行政審批事項;2013年5月6日,再取消和下放62項行政審批事項;2013年6月19日,取消和下放32項行政審批事項;2014年2月15日,再次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8個子項。
點評
廣西百色礦務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啟江代表: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轉變政府職能,關鍵是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管住政府這只“閑不住的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公平競爭中煥發(fā)活力,激促經濟內生動力。
(本報記者 龐革平 謝振華整理)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
新聞回放
2014年2月,國務院批準并印發(fā)《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
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停止企業(yè)年檢工作。
2014年3月1日,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在全國推行。
點評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丕恕代表:小微企業(yè)、個人創(chuàng)業(yè)者等非公有制經濟是這項改革最直接、最大受益者,將使更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成為規(guī)范的市場主體。從“管企業(yè)”到“服務企業(yè)”,政府轉型折射著國家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
(本報記者 潘俊強整理)
營改增
新聞回放
2013年8月1日起,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在全國推開。
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yè)納入試點。
點評
廣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平代表:營改增不僅給企業(yè)減輕稅負,也讓廣大企業(yè)家對加快企業(yè)轉型升級、拓展市場充滿了信心。加快城鎮(zhèn)化建設,必須發(fā)展服務業(yè)和壯大中小企業(yè),而營改增政策是做大“小”企業(yè)、做強“弱”產業(yè)的一劑良方。
(本報記者 王偉健整理)
混合所有制經營
新聞回放
2013年12月,商務部等12個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消除地區(qū)封鎖打破行業(yè)壟斷工作方案》。
2014年2月19日,中國石化董事會通過議案,同意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xiàn)混合所有制經營。
點評
海南省發(fā)改委主任林回福代表:在大型國有企業(yè)經營領域適當引入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有助于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高全社會生產效率。在“放開”的同時,也要加強監(jiān)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yè)活力。
(本報記者 丁 汀整理)
利率市場化
新聞回放
2013年7月20日,人民銀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2013年1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同業(yè)存單管理暫行辦法》。
點評
永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委員:金融市場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市場,其價格機制將會影響整個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加快深化改革進程,利率市場化是關鍵的攻堅戰(zhàn)。這對于長期處在利率保護下的中國所有商業(yè)銀行無疑是一場嚴峻挑戰(zhàn)、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禮。
(本報記者 歐陽潔整理)
上海自貿區(qū)
新聞回放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正式掛牌成立。
2014年2月18日,自貿試驗區(qū)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yè)務。
點評
東華大學經濟發(fā)展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嚴誠忠代表:自貿區(qū)的建立,是深化改革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性舉措。在對外開放中,中國要從長期單一的商品輸出變?yōu)橘Y本輸出,“走出去”參與國際分工是必然趨勢,設立自貿區(qū),可以視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一片“苗圃”。
(本報記者 姜泓冰整理)
不動產登記制度
新聞回放
2013年1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2014年2月,國務院同意建立由國土資源部牽頭的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
點評
廣西崇左市委書記黃克代表: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是房產稅開征乃至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的基礎之一,將提高樓市調控的針對性。只有全國實行統(tǒng)一的不動產登記才能掌握納稅人在全國擁有房地產的信息,保證稅收的公平。
(本報記者 龐革平整理)
政治體制改革
廢止勞教制度
新聞回放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廢止勞教制度的決定,延續(xù)半個多世紀的勞教制度走到盡頭,彰顯了我國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進步。
點評
新疆殘聯(lián)副理事長胡志斌委員:勞教制度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廢除勞教制度體現(xiàn)了對人權的尊重和保護,是對權力的約束,也是司法改革中的一個進步。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qū)矯正制度,有利于幫助違法犯罪人員重新回歸社會。
(本報記者 程 晨整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