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生育政策調整的路徑選擇(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蔡昉:生育政策調整的路徑選擇(2)

生育政策調整路徑選擇

在討論生育政策調整時,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常常糾結于一個雙重目標:既希望人口增長具有持續(xù)性,長期內促進人口總量和結構的平衡,又不愿意看到生育水平的明顯上升。那么,我們在政策上可以接受怎樣的生育水平,或者總和生育率的警戒線是多少呢?從人口學的角度,一個婦女終身生育的孩子數(shù)即總和生育率低于2.1這個更替水平,可以被界定為低生育水平。國際上認為,根據(jù)可能產生的人口及經濟社會后果,1.5?2.1為低生育水平,1.3?1.5為很低生育水平,而1.3以下則是極低生育率。

過低的生育水平會導致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最直接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的短缺,造成資本報酬遞減,大幅度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而且,在人口、經濟與社會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生育水平一旦落入到很低的區(qū)間,將長期持續(xù)下去,形成不良循環(huán)。經驗表明,1.5是一個臨界水平的生育率,一旦低于這個水平,哪怕將其提高到1.6都是難上加難。在中國生育率已經只相當于更替水平2/3的情況下,政策調整應該提上議程。

超低生育率不應成為中國人口發(fā)展的政策目標,保持“適度”的低生育水平,既不能低于1.5,也不應超過2.1。事實上,由于人口轉變趨勢并不僅僅取決于某項政策的實施,而更多地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因此,無論采取何種政策調整方案,我們都很難看到生育率提高到2.1的結果。長期以來,主管人口工作的部門從人口眾多的國情出發(fā),把1.8的生育水平作為判斷生育率高低的基準,主張長期生育水平應該大致保持在1.8左右為宜。

在目前人口學家所做的各種預測和模擬中,除了個別結果認為一步放開“二胎”會在短期內(3?5年)導致總和生育率高企,超過2.1的替代水平之外,絕大多數(shù)都得出長期總和生育率在1.9以下,并隨著時間推移而趨于下降的預測結果。因此,生育政策調整的選擇最終落在:是維持現(xiàn)行1.4的極低生育水平,還是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允許生育二胎),盡可能使未來生育率更接近1.8的均衡水平這個范圍內。

責任編輯:于川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