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人約法三章
“別人送的任何東西不能收,單位來的任何人不能進家門,工作上的任何事不能問。”
司機小蔡在向王宏報到的第一天,王宏就給他約法三章:“第一,家里的地址不準告訴任何人;第二,家里的電話不準告訴任何人;第三,不能收別人送的任何東西。”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作為紀檢干部,王宏深知這一點。
小蔡答應了。過了一個多月,有人送了一袋大米,說是給王書記說過了。可等小蔡拿出大米要給王宏的時候,被王宏狠狠批評了一頓。委屈得掉了眼淚的小蔡只好硬著頭皮將大米退了回去。
“別人送的任何東西不能收,單位來的任何人不能進家門,工作上的任何事不能問。”這是王宏給家人立的“家規(guī)”。
他和廳里同志們一起出差,總是讓車離家還有一段距離就停下,步行回去。即使是廳里很多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也不知道他家的具體位置。
2012年底,王宏帶領機關黨委的同志到醫(yī)院看望住院的同事。看過后他讓大家先走,自己晚會兒再走。后來同志們才知道,他母親也在那里住院。
王宏自己生病,母親住院,孩子結婚,都是只報告單位主要領導,不讓其他同志知道,不給組織和同志們添麻煩。
王宏心臟病突發(fā)搶救無效后,妻子想到要告知人社廳的領導和同志??稍趺绰?lián)系呢?想了半天,只好聯(lián)系司機小蔡。原來,在王宏的要求下,妻子平時從不過問他工作上的事,手頭除了小蔡的電話,根本沒有廳里其他人的聯(lián)系方式。
此前,她曾先后兩次因為自己單位的公事到人社廳咨詢政策,也從來沒說過是王宏的愛人。
王宏去世后,廳機關黨委張?zhí)爝\第一次踏進老領導的家門。讓他驚訝的是,這個廳級干部的家簡樸得就像一個普通的市民家庭,裝修是十幾年前的樣式。床頭柜上,整齊地放著王宏還沒有吃完的藥……
8月27日的送別儀式上,不少平素剛強的人也未能忍住淚水。自發(fā)前往送行的人越聚越多,廳里不得不強調各單位一定要有人值班。
“大家失去的是一位好黨員、好干部、好戰(zhàn)友、好兄長。”這是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社廳廳長楊盛道對王宏的評價。
9月12日,省人社廳黨組在全省人社系統(tǒng)發(fā)出“向王宏同志學習,做愛崗敬業(yè)模范”的通知。10月28日,省紀委作出在全省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開展向王宏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王宏身上體現出的黨性信念、胸襟品格,正像一把尺子、一面鏡子,考量著每一位黨員干部的操守,震撼著每一位黨員干部的心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