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人民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保證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不變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有很多論述。他們敏銳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政黨執(zhí)政以后,能否正確看待和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一個必須長期經(jīng)受的根本性考驗,也是一個關系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途命運的長期的根本性課題。
我們黨已經(jīng)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zhí)政的黨,從在受到外部封鎖的狀態(tài)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全面改革開放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種客觀實際向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需要全黨同志尤其是領導干部保持清醒的認識。一是各級領導干部手中掌握著這樣那樣的權力,這同我們黨執(zhí)政以前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二是社會環(huán)境復雜,領導干部受到外部各種消極東西的影響會日益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領導干部要堅持正確的權力觀,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的確是很不容易的。不牢固地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難免要犯錯誤,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我作為黨的總書記,看到一些高級干部走上腐敗犯罪的道路,感到很痛心。我反復考慮,導致這種情況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能夠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經(jīng)不住執(zhí)政的考驗。一些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權謀私、貪圖享受、腐化墮落、跑官要官等現(xiàn)象,也都與他們的權力觀出了問題有關。努力使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要作為黨的一項長期的重大任務,堅持不懈地抓下去。
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加強學習,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廣大黨員、干部要加強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增強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只有掌握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樹立了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只有確立了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擺正了個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關系,才能從思想上、行動上正確認識和行使我們手中的權力。我始終認為,加強學習是防止和反對腐敗的一個最基礎的方法。領導干部加強學習,不僅可以開闊眼界、增長學識、增強為黨和人民工作的本領,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養(yǎng)。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養(yǎng)加強了,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等問題就會想得透、看得淡,擺在合適的位置上,就能自覺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來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勤奮工作,而不會去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更不會去利用手中的權力與民爭利、牟取私利。
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作為共產(chǎn)黨員,應該自覺地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集體利益擺在第一位,努力成為一個有高尚追求的人,成為人民群眾愛戴的好干部。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風上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增強公仆意識,自覺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能夠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就在于我們以實際行動證明我們黨是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黨。我們黨在全國執(zhí)政后,黨員、干部獲得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條件,同時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甚至發(fā)生腐敗變質的危險。對這一點,我們時刻都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把權力當作為個人、家庭和小集團牟取私利的手段,就必然導致私欲膨脹,那是很危險的。一些領導干部墮落為腐敗分子的沉痛教訓,不可不記取。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勤政為民,扎實工作,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得人心的事,為人民群眾謀取實實在在的利益。要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特別是要深入到艱苦的地區(qū)、困難的地方去,充分調查研究,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努力改進工作,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
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破除“官本位”意識,肅清封建主義殘余思想。一些同志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一個重要原因是“官本位”的封建殘余思想在作怪。有的黨員干部慢慢忘記了自己入黨、當干部時的初衷,腦子里個人升官發(fā)財?shù)乃枷胱涕L起來,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拋到了腦后。在這種念頭的驅使下,有的到處拉關系、找靠山,跑官要官,買官賣官,造假騙官,甚至殺人謀官;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家長制習氣嚴重;有的貪圖享樂,花天酒地,貪贓枉法;有的拉幫結派,任人唯親,搞裙帶關系,等等。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明白,我們是共產(chǎn)黨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千萬要防止把升官發(fā)財作為自己的人生目的。如果你的“官”不是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務干出來的,而是靠“跑”、“要”、“買”得來的,那不僅不光彩,最后還要栽跟頭。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上。至于個人的升降去留,應該坦然地接受黨和人民的選擇,把自己擺在什么位置上,就在那個位置上盡心盡力、發(fā)光發(fā)熱。
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的問題,也是一個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問題。領導干部有了堅強的黨性,就能正確對待和使用權力,自覺為民盡責、為國竭力、為黨分憂。領導干部必須樹立強烈的黨的意識,如果沒有黨的意識,不為黨的事業(yè)盡責分憂,對黨的事業(yè)漠然置之,甚至同黨離心離德,那將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在被宣布解散〔3〕時,絕大部分黨員沒有站出來反對,結果一個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大黨頃刻之間就土崩瓦解了,這個教訓還不發(fā)人深省??!我常講,我們大家都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航船上,每位同志都要齊心協(xié)力、各司其職,使這條航船能夠頂住各種風浪,始終沿著正確的航向前進。黨員、干部要與黨同心同德,一言一行都要維護黨的形象和威信,既要對黨的事業(yè)充滿信心,又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以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積極推進本地區(qū)本單位的各項工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注釋
〔1〕參見本卷《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第二部分《關于正確認識黨的執(zhí)政地位及其帶來的影響》。
〔2〕《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一九四四年三月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fā)表的紀念農民起義軍推翻明王朝三百周年的史論文章。文中說明,一六四四年(農歷甲申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以后,一些首領因為勝利而驕傲起來,生活腐化,進行宗派斗爭,以致起義軍在進京四十余天后就在明山海關駐軍將領吳三桂勾引清兵的聯(lián)合進攻下退出北京,并于一六四五年最后失敗。這篇文章發(fā)表后,引起毛澤東高度重視。文章作為整風文件在延安《解放日報》上轉載,并且在各解放區(qū)印成單行本。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二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指出:“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見毛澤東《學習和時局》(《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8頁)。
〔3〕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蘇聯(lián)副總統(tǒng)亞納耶夫等人宣布由亞納耶夫接替戈爾巴喬夫履行蘇聯(lián)總統(tǒng)職務,隨后又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tài)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這一行動受到以蘇聯(lián)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為首的政治力量強烈反對,于八月二十二日失敗。這一事件被稱為八一九事件。蘇聯(lián)國內的反共勢力借口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黨員參與了該事件,掀起反共浪潮。八月二十三日,葉利欽下令中止俄羅斯共產(chǎn)黨的活動。八月二十四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并以蘇共中央沒有堅決反對八一九事件為由,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由各共和國共產(chǎn)黨和地方黨組織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八月二十五日,蘇共中央書記處被迫宣布接受解散蘇共中央的決定。八月二十九日,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非常會議通過決議,暫停蘇共在蘇聯(lián)全境的活動。在此期間,蘇聯(lián)各加盟共和國的共產(chǎn)黨組織,或宣布脫離蘇共,或更改黨名,或停止活動,或被禁止活動。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就此瓦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